買下謝瑞麟公司,謝家都還得,謝謝李東陵這個大善人呢!
等到謝瑞麟離去,林賢輝向著李東陵說道,“如果謝家不愿意出售謝瑞麟公司,那數碼港這邊,可以聯系黃洪年控股的得佳信等公司……”
“暫時不考慮得佳信!”
聽到林賢輝的話,李東陵打斷了他的話說道。
前世李澤凱盈科動力,就是通過收購的佳信,完成在港股上市的。
得佳信也確實是一個選擇,但它的老板黃洪年的背景,太過復雜了,李東陵不想跟這位有太多的瓜葛。
黃洪年現在是新加坡籍,但他是在印尼出生,而且是出生在印尼華人首富家族,但少年時期,被送到了大陸,在國內長大,燕京、晉省等地待了多年,對于國內可謂是相當熟悉。
雖說,都傳言,黃洪年是從大陸,回到東南亞發了家,但真正讓黃洪年身價暴漲的,卻是另外一家公司!
得佳信只是黃洪年發家后,在港城收購的一家上市公司,他手中的另一家公司,那就要讓人如雷貫耳了,那就是中測!
這家背景通天的公司,背后有長江李家、印尼財團、日苯財團還有華爾街機構的背景,可以說是實力雄厚。
而在幾年前,這家公司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白菜價收購了超過三百家國企,這可不是一家兩家,而是三百多家!
那時候,許多國企迷信,被外資收購后,廠子就能夠起死回生,因此,許多國營廠子,近乎白菜價送給了這位。
甚至一些地方,為了外匯跟政績,哪怕是經營還不錯的國營廠,都打包塞給了中測。
中測將這些收購的國企,通過華爾街機構,打包送到阿美利加上市,然后又把融資拿到的錢,繼續在大陸收購國企,因此前幾年,國內都出現了一個以這家公司命名的詞匯中測現象。
這幾乎是無本萬利的買賣,但被中策收購的那些國營廠,卻并不如人意,很多壓根沒救活,這也出現了不少反對中測的聲音,認為這是在巧取豪奪國營廠。
孰是孰非,自有后人評判,但黃洪年跟他背后的支持者,背景都復雜至極,在國內名聲也是毀譽參半。
而且,他跟長江李家走的也很近,這也是前世,他為何會把佳得信的殼,賣給李澤凱的緣故。
李東陵不想因為一張上市公司的殼,跟黃洪年扯上什么關系,哪怕對方,愿意把佳得信,便宜賣給數碼港,但往后,跟對方牽扯上了,會有什么風險,誰也不知道,太得不償失了。
聽到李東陵不想跟黃洪年有牽扯,或者說,不想跟黃洪年背后的那幫人,甚至長江李家有太多牽扯,這讓林賢輝也不禁有些頭疼。
“在港城,想要繞開長江李家那幾大豪門,談何容易!”
林賢輝嘆了口氣說道,“如果不收購得佳信,那就需要找港城殼王陳郭強等,專門倒賣港城上市公司殼的人了。
但陳郭強這些人,也都跟長江李家關系密切!”
長江李家在港城經營這么多年,又豈是一句空話,為長江李家做事,靠著長江李家發財,受長江李家提攜的人,可以說是遍布港城各行各業。
包括素有港城殼王,靠倒賣港城上市公司來賺取差價的陳郭強,也可以說是長江李家一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