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和大黃在蜀中待了二十多天,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這期間,岳川每天都會回姜國三次,搬運食物和其他物資,大黃則是一次也沒回來。
原本按照大黃的想法,別說一個月,就是一年甚至十年,姜國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但是通過五鬼搬運來到稷下飯莊,走出大門站在街道上時,大黃立刻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氛圍。
人更多了!
稷下飯莊周圍的人流量顯著提升,不說川流不息,至少也算絡繹不絕。
吃飯的、做工的、運送貨物的、純粹看熱鬧的……
還有路邊擺攤的,擔著挑子、背著籮筐吆喝生意的……
追逐打鬧、玩笑嬉戲的孩童……
還有穿著奇特服裝,操著生硬口音的異國他鄉人……
大黃緩緩轉身,然后一點點仰起脖子。
他記得清楚,走之前,稷下飯莊就是幾間毛坯房,連招牌都沒做。
可是現在,稷下飯莊上下兩層,再加上頂層露天臺子,算是三層,左右一字鋪開三十多間。
最中間的大門上是“稷下飯莊”四個大字。
跟尋常的招牌不同,飯莊招牌除了有字,還有畫。
姜國本地人都不用看畫,只是看到“稷下”二字,自然而然就浮現出稷下乘涼的故事,但是外地人不明白。
這不,一個背著行囊的俊俏少年朝大黃拱手。
“這位兄臺請了,小弟長卿,來姜國游歷求學、增長見聞。觀兄臺與稷下飯莊頗為熟識,不知能否問您幾個問題。”
大黃看了一眼身后殷勤相送的胡五、胡六,心中暗道:這個少年觀察力挺敏銳的嘛。
“長卿兄弟無需客氣,但問無妨!”
“敢問兄臺,城中之人談論的‘稷下乘涼’是何意?”長卿再次拱手,“小弟乃齊國人,也去過稷下學宮,所以……”
大黃頓時笑了,指著招牌大字下方裝飾的圖案。
那是用簡單線條勾勒出的大團圓場景,除了神農和姜十三,還有貓兒、狐貍、黃鼠狼、刺猬、蛇、老鼠等形象,還能看到金蟾和玉兔,更有一叢叢比人還高的巨大谷物。
“此稷下非彼稷下。齊國稷下學宮乃田氏培養技擊士所用,維護其一家一姓私利。而稷下乘涼則是天下萬民的糧袋子、菜籃子,其宗旨也是消滅饑荒,讓天下萬民都吃飽、吃好。”
長卿難以置信的瞪大眼睛,“兄臺此言當真?不知何方神圣立此宏愿?”
大黃想了想,說道:“長卿兄弟不若隨我來。”
說完,大黃自顧自向前走去。
長卿踮了踮腳,一抖肩上的行囊,隨后快步跟上。
“書喂書喂~~上好的紙書喂~~”
“書喂書喂,快來看看書喂~~”
“《大俠姜十三》結局,完本新書,百萬字精彩劇情,毫無刪減,走過路過莫錯過,書喂書喂~~~”
大黃走到書攤前問道:“此書售價幾何?”
招呼生意的人一看大黃,連忙說:“先生只管拿去,何須談錢吶。”
大黃搖頭,“我是幫人買的。”
“哦,小姜錢五百枚,咱們的書紙好、墨好、工好……”
大黃拿出一把大姜圓放到書攤上,笑著說道:“一本書好不好,主要看內容,而不是這些細枝末節。”
“哈哈,先生說的是,學生受教了。”
稷下飯莊臨近南郭小院,孔黑子一群弟子自然也住在附近。
雖然滿懷激情搞創作,但現實是殘酷的。
第一波贈送給諸國使節,獲得一筆回贈后,《論語》銷量慘淡,鮮有人問津,徹底撲街。
孔黑子一群人別說靠寫書吃飽喝足了,恐怕連紙張筆墨錢都沒有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