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本身之道注定的時候,也就無法如同詩經這般引動內心本真的方式契合眾人,凝聚眾生之心。
這個勢已是如此,那么法則應運而生,至于叫什么,無所謂,韓非,商鞅這些名字是契合勢的名字,圣人心中有感,則讓其應運而生,以嚴苛之法來解決眾生逐漸心思漸多而失控的問題。
出現一些必須要立刻解決的問題,需要解決問題,需要解決問題的人跟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便是法家的應運而生。
應運而生的核心是粗暴武力解決問題。
當出現問題,而沒有人能夠解決問題,天庭沒有足夠的氣運去解決這件事,這才是大勢注定。
“哈哈哈哈,老子,元始,你們未曾想到今日吧,當初你們一心滅貧道道統,卻不想大道之下,一線生機,截教不但未滅,還能走到如今四個準圣冠絕三教!”
這一刻,通天內心是無法形容的激動。
對于這三界的巨變,還有東西雙方的乘勢而起,被關在紫霄宮的通天,自然是能夠看到的。
雖然被關禁閉,但是不代表無法看到三界發生的事情,只不過卻不能指點弟子應該干什么。
其他圣人雖然不能再進入三界,但是卻可指點弟子,賜下靈寶,甚至是以分身下界方式謀劃,這些通天完全做不到。
只能是當一個看客,看著三界的演變,一切都無能為力。
封神之后,通天看著殷子煜從容應對闡教謀劃東海,讓闡教分崩離析就震撼非常,又高興莫名。
看著人教禁法,殷子煜又謀劃人教根基,讓人教認輸。
這讓通天算是徹底松了一口氣,在沒有圣人的三界,殷子煜之謀,足矣從容應對!
看著多寶成為大乘佛教教主,整合西方,氣運圓滿,這讓通天眉頭一皺,對于這個弟子也是有些陌生。
而這次謀劃三界文運,大商竟然成為最大贏家,截教因為跟大商氣運相連,最終自己的弟子全都得到了修為的全面提升。
“封神劫中一線生機,竟換得截教重生。殷子煜功莫大焉!洪荒變局,雖吾亦未能預察。縱令貧道自為之,亦難出其右。其謀出神入化,機通人心,變若風云,不僅存續吾教傳承,更令截教躋身巔峰。今有四準圣,勢壓人教、闡教,此等成就,實乃天縱奇才也!”
此時,讓通天從封神的絕望,看到了無限的希望。
這種大起大落又大起的轉變,讓通天心中感慨而低笑出聲,笑聲中卻含著淚意。
當年萬仙來朝的截教凋零殆盡,拼著重傷與殷子煜合謀了沉船計劃,尋求截取一線生機。
如今看來,當初聽從殷子煜之謀是多么的正確,如今再看封神,沉船的確是最英明的抉擇。
縱然自己被四圣揍的不輕,傷勢至今尚未復原。
此次文運,各方下場謀劃氣運,殷子煜以詩經聚人心,以科舉收氣運,硬生生在西方教與闡教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將截教衰亡的命數撕得粉碎。
此時的通天唯有感嘆:“金靈已至準圣中期,云霄居準圣初期久矣,進階中期想必不遠。龜靈、無當亦皆入準圣初期之境,瓊霄、碧霄、烏云仙俱為大羅金仙。今吾截教雖僅七人,然論實力已冠絕洪荒。吾見此盛景,唯有嘆服,實乃吾教之幸也!”
通天的心潮稍平,不由的自語道:“盂蘭盆會將至,不知子煜何以應對。今三界大勢既定,多寶或于會中圖謀東方。未曾想吾之大弟子,竟率無數截教曾經弟子與金靈為敵。若其勢壓東方,子煜當如何處之?”
通天目眺下界,神色微凝,感慨又無奈,誰能想到,如今的三界形勢,竟然是截教大弟子帶著曾經的一些弟子在跟截教為敵。
此時的其他圣人,自然也是對此有議論跟謀劃,而盂蘭盆會則是開始了。
佛門廣發金柬,邀請三界仙神,于七月中元會于靈山雷音寺。
但凡洪荒有號者,皆在邀請之列。
此次盂蘭盆會,在百家爭鳴剛剛結束,三界各方全都明白,此舉既出其間波譎云詭,耐人尋味。
而佛門對于此次盂蘭盆會,可謂是極盡其盛,遍請寰宇赫赫之神,誠三界未有之大觀。
如同殷子煜所料,大乘佛教出世,乃是耀武揚威,定未來之大勢。
萬年時間白駒過隙,而至七月中旬更是頃刻之間。
此次三界東西雙方皆因百家爭鳴而成勢,而大乘佛教也已經邀請了截教,整個盂蘭盆會的因果可謂是巨大。
如此巨大的因果,也必然會有大事發生,甚至是決定未來三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