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子煜看向鎮元子跟觀音菩薩,語調不疾不徐,卻似帶著絲絲鋒芒:“聽聞觀音菩薩于凡人之中威望極高,信仰之力強盛,無數善男信女皆對菩薩頂禮膜拜。不論是求姻緣順遂、求財帛滿缽,還是求子嗣綿延,皆來虔誠參拜觀音菩薩。”
觀音則是說道:“正是,信仰之力可凝聚人心,使眾生有所寄托。如此,世間少了紛爭,多了祥和。當三界眾生皆走向信仰修煉之路,對靈氣的需求便會大幅減少,這便給了天地靈氣休養生息的機會。長此以往,天地間的靈氣或許會重新充盈起來,此乃拯救三界于靈氣枯竭困境的大勢所趨!”
不得不說,觀音說的很有道理,似乎的確是為了拯救三界眾生,從此不再消耗靈氣,靈氣則會重新積累。
而殷子煜則是將目光投向鎮元子:“倘若未來三界真如菩薩所言,步入信仰修行之大勢,噶安穩鎮元大仙,屆時這萬壽山的靈脈靈氣漸趨不足,大仙可愿意屈尊前往凡人眾生之處,顯露仙蹤神影,以求得凡人的信仰之力?”
此言一出,仿佛一道驚雷在五莊觀內炸響。
鎮元子神色微微一凝,眼神中閃過一抹思索。
觀音菩薩面色依舊慈悲祥和,然而那眼底深處,卻隱隱泛起一絲驚恐。
孫悟空則是瞪大了火眼金睛,來回打量著眾人,心中暗自琢磨著這其中的門道。
孫悟空撓了撓頭,不知道到底都在說什么東西?
明明都是正常的說話,為什么自己一句都聽不懂。
一時間整個大殿內氣氛凝重,而三界各方此刻因為五莊觀的這個論道,全都在思索,討論,這不單單是關乎個人,這乃是未來跟三界仙神息息相關的轉變,不得不對此討論。
聽殷子煜的詢問,鎮元子頓時眉頭一皺,臉上浮現出一抹凝重之色。
鎮元子乃先天神圣,自誕生便承載天地造化,于悠悠歲月中始終堅守自身跟腳的神圣性。
對于鎮元子而言,縱然信仰之道雖有其存在意義,但像這般為了獲取信仰而刻意前往凡人之處顯露神通,與那些仙神爭奪信仰之力,實乃有失體統之舉。
可以說面皮神圣都無法存在,簡直就是喪失逼格。
鎮元子畢竟誕生太古,所追求的,是順應天地大道,以自身感悟大道,而非以這種近乎諂媚的方式去迎合凡人,換取那所謂的信仰供奉。
鎮元子搖搖頭:“若是如此,貧道斷然不能去做,然萬壽山仙境乃是三界頂級洞天,這先天靈氣倒也足夠貧道與弟子修行!”
如今的三界除了這種大神所居的頂級仙山是沒有先天靈氣的,這便是當初爭奪三山的重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