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是在頂級的洞天福地之中,也很難走的太高,最高也就是太乙,這是整體大環境的原因。
而準圣這個修為,這已經是非天道降下大氣運大功德而不可到達。
西游之前,佛教跟截教的全面提升,都是抓住了天降氣運的大機會才能做到,正常修煉是絕對不可能的。
而殷子煜的心界成為附屬三界之外獨特的修執念世界,能不能帶來新機會,自然是引動三界眾生前去尋找機緣,這也是此次心界火爆的原因。
至于說西游推行的信仰之道,反而沒有引起多大的火花。
如今三界的大形勢如此,底層修士沒有出頭之路,那么頂級大神雖然底蘊強,也并非是無憂無慮,他們也不想就此坐以待斃。
這眾生求變,引動了人道之火,讓殷子煜因此而匯聚,而如來雖然是競爭混元的熱門人選,但是卻不具備引動眾生之心的根本。
而此時,殷子煜則是借用此機緣,開始沖刺新的境界,隨著三界眾生的進入心界,人道之火開始匯聚于心。
殷子煜于那心界山峰之巔,盤膝而坐,周身氣息開始悄然流轉。
心,本就屬火,此刻,那匯聚而來的人道之火,如洶涌的洪流,朝著殷子煜的七竅玲瓏心奔騰而去。
只見殷子煜的七竅玲瓏心,原本已開啟的幾竅瞬間爆發出五彩神光,絢爛奪目,仿佛要將這一方天地都染上絢麗之色。
那五彩神光縱橫交錯,光芒中隱隱有大道箴言交織。
而其余尚未開啟的竅穴,也在人道之火的影響下,微微震顫,似在積蓄著某種磅礴的力量。
其中第六竅,在人道之火如潮水般的匯聚之下,呈現出一種奇妙的狀態,光芒忽明忽暗,仿佛在進行著一場艱難的蛻變。
每一次明滅,都伴隨著心竅的微微擴張與收縮,好似在吞吐著天地間的靈氣,又似在與那股人道的力量進行深度的融合。
與此同時,殷子煜對于第六重的道,也在迅速成型。
這體系蘊含著無盡的玄妙,絲絲縷縷,相互交織,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天地間的規則與力量巧妙地串聯起來。
殷子煜緊閉雙眼,內心卻有了巨大的感悟。
這六重乃是為混元準備的特殊境界,無需參考準圣境界,此境界究竟是何種境界都是殷子煜自己來根據一路行來所有的道的最終演繹。
自封神開始,殷子煜以心成道,注定走強執念的有情大道,追求是打破心的一切枷鎖。
“盤古大神以無上偉力,從無中生出有,從而開辟這浩瀚無垠的洪荒世界。如今,我已至大羅金仙頂峰之境,證道之路,當另辟蹊徑,以做減求空之法,方能達超脫之境。這七竅玲瓏心的第七境,便應是超脫境。而這第六境,便是為超脫所做的準備。此時引入這蘊含眾生意志的人道之火,便是要凝聚出一顆超脫之心,掙脫這天道束縛,若要進入超脫境,唯有凝聚超脫之心,這心典第六重,便是超脫之心。”
此時,外界的一切,殷子煜暫時不再關注,乃是沉浸在本心演道的奇妙境界之中,四周的心界仿佛都因他的感悟而泛起絲絲漣漪。
殷子煜于悟道的深邃思索里,喃喃自語,那聲音仿佛自靈魂深處悠悠傳出,帶著一種超脫塵世的空靈與決然。
“所謂證道,究其根本,首先要有這混元心境。置身于這廣袤無垠的洪荒天地之間,我們所熟知的一切概念,諸如善惡之分、仙魔之判、佛魔之界、正邪之辨,細細想來,不過是天道強加于眾生的枷鎖罷了。這些概念,看似涇渭分明,實則皆為虛妄。唯有我之本心,才是這世間最真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