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樣的農村家庭,家里又沒有積蓄,如何能夠和城里人比?
老兩口對視了一眼,皆是有些擔心,他們不指望兄弟倆能大富大貴,像城里人那樣出門騎自行車家里還擺著收音機,只要平平安安能吃飽飯就好。
老兩口在李家村待了有大半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
所以也擔心自家的兩個兒子到縣城當工人之后,會想著和別人進行攀比。
在他們兩人的心中,能吃飽穿暖不餓肚子就已經很好了,最起碼比在村里的生活好多了。
“爹,娘,我辦事你們還不放心嗎?都說了那房子是我同事王虎的遠房親戚租給咱們的,二哥也知道王虎和我都是鋼鐵廠的采購員。”
“之前我不是每次回來都從南山林子那邊挖到一些藥材去往縣城的時候帶上嗎?有些藥材要曬干了才好賣,我就一直在屋里收著呢,剛好前段時間我把那些藥材給賣了。”
“而且縣城那邊的黑市糧價又漲了一些,原本二哥工作要五十斤的細糧,后來只給了那領導四十斤,多的十斤我也和人換了點錢票。”
李杰這樣說當然是借口,實際上在秋收之后,黑市的糧價反而從兩塊錢降到了一塊五。
不過李水根和陳秀芳兩口子也沒去過黑市,還以為三兒子李杰說的是真的。
為了讓自己裝的更像一些,李杰直接從口袋里掏出了五塊錢和一些糧票,說是沒有花完的,讓陳秀芳給幫忙保管著。
要是只有李杰一人的話,陳秀芳可能就將錢票給接過來了。
不過想到兄弟倆在那邊工作缺點什么東西都要買,于是便沒有接過來,反而是再三叮囑李杰。
“小杰啊,這錢娘就不要了,本來也是用了你的工資,你以后省著點花,過幾年就該娶媳婦了。”
聽到爹娘又說起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李杰也覺得有些無奈,他才十六歲好吧,還是個孩子,為什么老是提到他結婚的事情?
見到李杰不說話了,老兩口對視一眼,有些頭疼的同時又覺得有些好笑。
自己的三兒子平時一直都很精明,但一提到婚姻大事就有些麻爪了。
“行,我和你爹不催促你了,你和大海在城里多注意點就行。”
“等到下個周末,我和你爹帶著小琳和小安去縣城看你們。”
下定了主意的陳秀芳沒有再猶豫,直接敲定了下周末就要去城里看兩個兒子的決定。
“嗯,我和你娘下周就去看你和老二,不過你們兩個在縣城那邊也不容易,每天還要去上班。”
“我和你娘在那邊閑著也沒事做,我們倆帶著小琳小安在那住一天就回來,不給你們添麻煩。”
其實老兩口想著可以讓二媳婦王麗麗去照顧兄弟倆,給他們做做飯什么的。
但想到那邊什么都缺,兒媳婦過去可能會讓兄弟倆的生活更加窘迫,于是便沒有再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