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有些害羞又有些高興,朝李杰說了句謝謝,便躲到了奶奶的身后。
一旁的趙大嬸看了之后欣慰的笑了笑,直夸李杰有本事。
當然,有和李家關系好的,自然也有關系差的。
關系差的當然不會過來主動打招呼,只是離著老遠低聲討論著。
說李家這么一大堆人去縣城吃吃喝喝不知道得花銷多少,估計就算是出了兩個工人,生活也好不到哪去。
沒見李杰那小子都已經十六歲了,還是城里的工人,到現在連個對象都沒有嗎?
對于這些犯紅眼病的村民,李家眾人自然懶得搭理,畢竟有些人你和他解釋的再多也沒用,他們就是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家好。
而且現在村里人都很窮的,自家當然要盡量避免和他們爭吵。
和幾位村民寒暄了一會兒,又散出去幾根煙送出去了幾把糖果,李家六口人總算是走出了村子。
離開村子之后,李水根和陳秀芳老兩口對視了一眼,然后表情有些嚴肅的對著四個兒女教導著。
“老二,老三,你們兩個以后一定要低調一點,要少和村里人說在城里的事情。”
“還有老三老四你們兩個也是,去縣城那邊吃了什么不要在村里顯擺,以后你們兩個哥哥帶回來的東西不要再往學校里拿了,你們聽見沒有?”
李水根和陳秀芳老兩口自然是知道要低調做人的道理,而且家里人出了兩個工人風頭正盛,難免會引起他人的眼紅。
“爹,娘,我和二哥知道的,我們每次回來都是悄悄的,一點也不聲張。”
李杰和李大海兩人能在縣城的鋼鐵廠和食品廠當采購員,又干了這么久,自然是心思剔透之人,對于某些人的心理自然有些了解。
不管家里的生活究竟如何,好也罷差也罷,但一定要不能和村民們表現的差距太大。
不然有些心理不平衡的村民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找事,甚至有眼紅之人會各種搗亂,在外面散播一些謠言,甚至是捕風捉影,去公社舉報什么的。
李琳李安兩個小家伙聽到爹娘的訓斥之后老實了很多,兩個小家伙雖然也一直聽著家里的叮囑,但每次得到小人書之后,總是不甘寂寞的拿到學校炫耀一番。
最近兩個月,自從李大海去縣城工作之后,李家基本上都很少做肉了。
每次李杰和李大海兩人回來,也只是提前帶了一些在縣城已經處理好的東西,在家里稍微熱一熱就能吃,這樣也不會太過惹眼。
見到四個兒女都非常聽話,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也松了口氣。
他們就擔心家里生活稍微好了一點,四人在外面瞎顯擺,到時候惹得別人眼紅。
在去公社的路上速度自然慢了許多,老兩口年紀雖然不算太大,但終究沒有年輕人趕路快。
更何況還有李琳李安兩個小家伙,用了半個多小時才走到公社。
現在已經接近十點了,估計坐馬車再到縣城得接近一點了。
一路上李琳和李安兩個小家伙都很興奮,甚至還想逞能要幫忙背沉重的背簍,不過卻被李杰和李大海兩人拒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