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兄弟三人都到縣城工作,只留年邁的爹娘,還有年幼的弟弟妹妹,甚至是兒子和女兒在家,這像什么話呀?
對于這兩個臨時工的名額,陳秀芳和李水根兩人商議了半天,也沒想到究竟該給誰比較合適。
自家的小兒子李安和小閨女李琳都還小,就算是在上初中的李琳等到初中畢業也得一年。
而且李杰也說了,弟弟妹妹的工作包在他和老二李大海身上,所以老兩口也沒有特別著急。
他們只想著兩個小家伙能盡量多讀書,現在家庭條件也比較好,能上讀能上初中就上初中,能上高中就上高中,要是能考大學,那就更好了。
所以李杰手中的這兩個臨時工名額就被一直擱置了,直到昨天大隊長突然和他說起整治王桂花的事情,李杰這才想起還欠大隊長和計分員一個人情。
覺得不如順水推舟將這兩個工作名額讓給兩家,這樣還能為自己家分一些壓力。
之前李家村就只有李杰和李大海兄弟兩人去縣城當工人,眼紅和羨慕嫉妒的實在是數不勝數。
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有些人在背后說李家的壞話,都沒有偷偷的進行,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甚至都能聽到。
當然,這些村民們也知道,陳秀芳的姐姐陳秀連嫁到縣城去了,而且丈夫還是縣城的工人。
不僅如此,就連李杰和李大海兄弟倆也是上過初中的,被縣城的廠子招去當工人,只能說讓眾人有些吃驚,但沒有太過離譜。
村里的人也只知道李杰和李大海兄弟倆在縣城廠子上班,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廠。
不過農村就這樣,眼紅的人本來就很多,而且一向都是不換寡而換不均。
村里上過初中的人雖然很少,但挑挑揀揀還是能找出來幾個。
憑啥就你李水根家的兒子去到縣城當工人,而且一去就是兩個,這讓其他村民們怎么想?
還好李杰及時發現這一端倪,而且為了和村里的大隊長李保國搞好關系,他在二哥入職的時候就向大隊長許諾了一個工作名額。
后來在二哥李大海入職不久,李杰就將大隊長李保國家的小兒子李東也弄到縣城去當工人了。
雖然只是縣城水泥廠的普通車間工人,但后來也轉成了正式工,一個月三十來塊錢的工資,讓旁人羨慕不已。
也正因為如此,村民們原本全部盯在李杰和李大海兄弟兩人身上的目光,頓時被轉移了大半。
現在剛好可以借這兩個工作名額,和大隊長李保國進一步搞好關系,村里的計分員也是如此。
其他的不說,村里一共能說得上話的主要就四個人。
大隊長李保國,然后便是計分員李衛國,民兵隊長李前進,會計李建設。
這四個人中,大隊長李保國是重中之重,而和爹娘,大哥大嫂以及弟弟妹妹干活緊密相關的,便是計分員李衛國。
更何況李杰也知道計分員李衛國是大隊長李保國的堂兄弟,只要將兩人拿下,自家人在村里最起碼可以保證不受欺負。
當然,這里主要指的是別人主動想要欺負李水根一家,李保國和李衛國兩人可以為他們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