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蛋,你娘好像在喊你回家吃飯呢。”
……
自己主動回家的還好,如果是喊了半天還躲躲藏藏,被父母親手給抓回去的,一頓“竹筍肉絲”那是少不了的。
玩耍的時候笑的有多燦爛,挨打的時候哭的就有多凄慘。
不過小孩子記憶好像更新的特別快,中午吃飯前剛被打的哭爹喊娘,吃完午飯之后,又像做賊似的悄悄溜出了屋子。
就這樣一直玩耍到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一群熊孩子們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家。
當然,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還完好無損,回去的時候身上總是多了些泥巴和褶皺,甚至有的人衣服還濕透了。
回家的孩子們免不了被父母一頓批評和打罵,不過經歷了一陣委屈和難過之后,又開始憧憬明天的愉快時光。
家里來客人的,自然是能逃過一劫,總不能當著客人的面將孩子給教訓一頓,揍得哭爹喊娘。
當然,臨近過年重頭戲還是殺年豬,這天自然也很是熱鬧,基本上所有大人和小孩都會過去圍觀。
李杰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了,所以就沒有去圍觀的心思。
就連邱明珠在看過幾次之后,也覺得沒那么好奇了。
不過對李千秋和李欣然兩個小家伙來說,這樣的名場面看多少次都不為過。
隨著早上大隊長的呼喊聲,提前一兩天就得到消息的村民,一個個都從院子里面走出來,像是趕集似的朝村頭走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向村頭匯集,整個曬谷場都沸騰了起來。
畢竟對所有村民來說,每年最期盼的就是夏天和秋天,在麥收和秋收交了公糧之后分口糧,以及年底殺年豬了。
對所有的村民來說,只要能夠有糧食吃,年底的時候再吃點肉,這已經是很奢侈了。
和其他村里人相比,李水根家的生活自然是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過還好,大隊長和計分員家都有孩子在縣城工作,而且最近幾年又有其他村民家的孩子,陸陸續續到縣城那邊工作,這也讓李家顯得不是那么突出了。
而且在李杰的提議下,大隊長李保國也和村里人介紹了一下縣城那邊招收工人的情況。
村里倒是掀起了一股求學潮,原本只是打算讓家里孩子隨便念幾年小學的村民。
都讓家里的孩子去上初中和高中,整個村里新一代孩子的文化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
只可惜今年遇到了特殊情況,隨著縣里的初中和高中接連停課,就連村里這邊的小學也辦不動了。
這也導致村里的那些孩子們每天無所事事的,只能去地里跟著幫忙掙工分。
不過最早那一批上學的孩子,和李琳,李安年紀差不多大的,也到縣城那邊碰了碰運氣。
比如李琳的昔日小伙伴李梅,就在邱明珠的推薦下,進入到紡織廠工作。
倒不是李杰不想幫這個小妹的伙伴,主要還是因為普通車間工人的職位好安排。
但是想要和妹妹李琳那樣加入鋼鐵廠的組織部,無疑是困難了許多。
而且鋼鐵廠又不是李杰的一言堂,就算他手頭的物資豐富了些,事情做的太過也會引起其他人的猜忌和懷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