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個時候,一件大事悄然發生。
轟轟烈烈的知青下鄉運動,便由此開始了。
主要就是將充滿了熱血和干勁的初中生高中生們,也就是這些知識青年們給送到農村去。
事情的基調定下來之后,全國積極響應,不管是城里的干部還是普通家庭的工人,都建議將家里的子女送到鄉下去。
而那些熱血上頭的青年們,覺得天下之大何處去不得,于是一個個個喊著,說要到最貧苦的地方去鍛煉自己。
李杰本來以為,這件事情和自己沒什么關系的,可等到年底的時候回村過年,他才發現村里來了一群知青,不過這些都是后話。
在過年前的一個來月,李家村的大隊長李保國突然收到消息,說到紅星公社開會。
這次會議和以往不同,并不是生產建設方面的內容,主要就是分配從大城市過來的知青。ww
也正是因為紅星公社這邊比較偏僻,所以從帝都和魔都過來的知青反而是分配到了紅星公社下面的各生產隊。
可是政策即使聽起來很好,但是各大隊的大隊長又不傻,雖然那些知青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
但他們也知道,這些年輕人基本上沒怎么干過農活,先讓他們熟悉農活就是一件比較艱難的過程。
畢竟不是自己家里的孩子,從小就在地里長大,一直跟著父母后面掙工分。
村里的孩子們基本上稍微懂點事了就會幫忙干農活,如果不聽話家里的大人肯定一頓暴揍。
可是那些知青們,一個個都是十來歲的年紀,真要是不好好干活總不能動手打吧。
而且那些大城市來的知青,愿不愿意聽他們這些老農民的安排,那還是一回事呢。
“李主任,這次咋一下子來這么多知青,這要是安排到咱們大隊,明年的公糧都不一定能交上。”
“是啊李主任,你看……”
這些大隊長們雖然只是普通的老農民,但多少是有些見識的。
他們也知道那些知青們不是好相與的,能大老遠的從千里之外主動跑到這么遠的地方,身上多少有些“問題”。
也不怪眾人會這樣想,畢竟第一批愿意到貧苦農村干出一番大事業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刺頭。
他們可不是被迫的,基本上是非常積極,主動要求到下面村里插隊的。
這些人在下鄉之前就已經在城里攪風攪雨,普通的村民們哪是他們的對手。
不過眾多大隊長們雖然有些不太情愿,但那些知青們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上面派發的任務可不是想拒絕就能拒絕的。
眾多大隊長雖然是據理力爭,但也只能是無功而返,最后只能悻悻地離開。
而且在過年前還要派出村里的馬車,在公社領導的帶領下去去百里之外的市里火車站接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