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他們也是來自大城市的優秀青年,居然這么快就和這群粗鄙不堪的村里人攪和在一起,實在是有些掉價。
王家村大隊長王仁義見到那兩名知青,不僅是無動于衷,而且還一副十分看不起自己的樣子,頓時氣笑了。
不愧是十幾歲的年輕人,就是看不清形勢,到現在還要和自己等人硬剛,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看了一眼四人,王仁義便下了最后的通牒。
“我說幾位知青同志,糧食就在糧站里,你們愿意拿就拿不愿意拿就算,別指望我會幫你們。”
“最多再等你們幾分鐘,這根煙抽完我們就走了,要是你們糧食夠吃的話咱們就直接回去。”
“要是嫌咱們村的馬車又破又爛的話,可以自己扛著糧食走回去,我是一點意見也沒有。”
說著王仁義便從懷中掏出一包煙,又給了一旁有些眼饞的兒子和侄兒們各分了一根,點燃之后便在那里美滋滋的抽著。
反正王仁義此刻也是下定決心了,自己又不是沒給他們機會。
如果這幾個年輕人非要頭鐵的話,那他們就扛著那些糧食走回去好了。
反正就幾里路,也累不死人,而且那是他們自己的口糧。
更何況他又不是沒邀請這些知青坐馬車回去,奈何這些知青自己不愿意將糧食搬上來。
就算是幾人再回到公社告狀,那他也占理。
不管這些知青以前在大城市的時候有多厲害,如何能攪風攪雨。
王仁義覺得,必須給他們來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誰才是王家村的主人。
這兩天的手段只不過是開胃菜而已,現在這些知青連戶口都遷到了村里。
以后想要懲戒這些想搞事情的家伙,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到了最后,這四名男知青雖然很想要面子,但也不想背這幾十斤的糧食一路跑回村里。
尤其是另外兩名被牽連的男知青,此刻更是苦不堪言。
聽到大隊長的話后,像是找到臺階下一樣,立刻去糧站將自己未來一個月的糧食背了回來。
見到另外六人都將糧食拿回來坐上了馬車,最后那兩名頭鐵的男知青雖然很不情愿,但還是去糧站將自己的口糧給取了回來。
只不過在回去的路上,兩人的臉色陰沉的有些可怕。
在王家村眾人趕著馬車回村的時候,李保國已經帶著八名知青回到了村里。
指揮著幾名知青將糧食搬回到糧倉內,李保國又給他們簡短的開了一個小會。
“幾位知青同志,村里條件雖然簡陋了點,但是你們先這樣湊合著過吧,馬上就要過年了。”
“新房子等明年開春了化凍了再蓋,你們可以到前面的大食堂那里做飯。”
“以前村里吃大鍋飯的時候,我們都是在大食堂那邊吃,鍋還給你們留著呢。”
“現在糧食你們也分到了,省著點吃,撐一個月應該沒有問題。”
“至于你們八個人怎么吃飯,是在一起還是分開,那我就不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