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早晨,一大群趙家村的村民,再次向著十幾里外的勝利公社進發。
這次去的人數足足翻了一倍,除了大隊長之外,還有二十來人。
因為已經提前得到消息,知道了縣城那邊給出的采購價格和各種物資。
所以趙家村的村民們,這次也卯足了勁,準備了不少東西。
甚至有些心思活絡的村民們,還去了隔壁的幾個村子里去借了點東西過來,說是幫忙拿到公社去賣順便賺點辛苦費。
在其他幾個村子的村民看來,這些不怎么值錢的山貨,居然還能賣掉,自然也是非常高興,然后便把東西給了趙家村的村民。
剛好現在離過年也沒有多長時間了,這次去勝利公社對趙家村的村民來說。
不僅要把物資賣掉順便把換來的錢票買成年貨物資,這樣等到快過年的時候,也沒必要再去公社一趟了。
而且有上次交易成功的鋪墊,所以村民們對于這次能否交易成功沒有任何的懷疑。
上次聽了李杰的話,那九個人去了勝利公社那邊,最少的都賺了幾塊錢。
至于最多的,像大隊長這樣,不僅自己去,還讓兩個兒子也帶上東西跟著去了,一家三口賺了十幾塊錢回來,真的是羨煞旁人。
這次帶著東西跟著一起去勝利公社準備交易的,基本上都是每個家庭中的重要勞動力。
不過讓大隊長趙德山覺得有些意外的是,李杰這次卻不打算一起跟著過去了。
主要還是事情都已經辦妥了,也沒有什么花樣可言。
李杰覺得,自己早晚有一天要離開的,是應該讓趙家村的村民們快點熟悉這樣的交易流程。
李杰不打算跟著一起去公社,大隊長趙德山的心中,還是有些慌亂的。
畢竟上次和對方達成交易時,基本上是李杰一力促成的,而自己只是一個擺設而已。
不過李杰卻是出言安慰了一番趙德山,告訴他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合則兩利的事情,對方肯定不會整什么幺蛾子。
而且負責牽線搭橋的,是縣城那邊運輸隊的司機錢興康,對方的和家庭住址和工作單位,李杰已經打探清楚了,不怕對方搞事情。
被李杰這么一番安慰后,趙德山這才強打起精神來,帶著村民們向十幾里外的勝利公社出發了。
李杰之所以選擇不去,一方面是想讓趙家村的村民們,獨自處理此事,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趕路實在是太累了。
寒冬臘月里,來回走上幾十里的路,而且這事對李杰而言,沒有什么必要性,與其跟著一群人去受那個罪,還不如老老實實的在小屋里躺著舒服。
一群趙家村的村民,浩浩蕩蕩的去了勝利公社,等到下午的時候臨近傍晚才回來。
不過回來的時候,隊伍里卻的多出了一個人。
此人正是先前運輸隊司機錢興康和李杰與趙德山提到過,那位在打井隊擔任副隊長堂哥錢興偉。
關于打井的事,趙家村的村民們雖然也聽說了一點,但是態度卻各有不同。
有的人覺得,如果能在村子里打口井,不用每天喝水還跑這么遠的地方去挑,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為,可以省去不少麻煩,還有一方面則是因為,每天少走幾里路去打水,可以節約一些體力。
尤其是現在,大冬天的,出去打水也非常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