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喊陶永華陶爺爺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別人問起來,就說不知道。
兩個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對于家長的交代一向都是放在心上。
“陶爺爺。”
“陶爺爺您好。”
聽到李杰的叮囑后兩個小家伙十分乖巧的喊了一聲,然后在那里老老實實的吃飯。
見李千秋和李欣然兩個孩子,一副小大人的模樣,陶永華想起了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們。
“你們都是好孩子!”
“可惜爺爺我沒有什么見面禮能送給你們。”
只可惜現在陶永華,不是昔日那個意氣風發的大佬,手頭上一點錢票也沒有。
想拿出點什么東西送給孩子,但是環顧自身上下,除了一身衣服和兩袖清風之外,什么也沒有。
對于陶永華的現狀,李杰非常清楚,連忙熱情的說道。
“陶叔叔不用這樣,對兩個孩子來說,能聆聽你的教誨就是最大的禮物。”
“哈哈,李老弟,你這孩子真是透著一股聰明勁!”
對于李杰,陶永華覺得這是個非常聰明的晚輩,思想覺悟很高。
“我們家老三,雖然不是干活最厲害的那個,但是論起小聰明來,確實能排的上號。”
聽到陶永華夸贊李杰,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也是引以為傲。
李家這十年來能發生如此大的改變,其實都是因為李杰的原因。
如果沒有李杰,可能會和村里大多數人一樣,處在貧困線的邊緣掙扎著。
“陶老哥,到這里了,就當成是自己的家,千萬別客氣,來,咱們喝一杯。”
這酒雖然不是多么名貴的酒,也是李杰從幾千里之外的大西北帶回來的。
李杰雖然放在家里不少,但是李水根平時還真不舍得喝。
按照他的話來說,這酒是自己三兒子不遠千里從外地帶回來的,怎么著也得攢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拿出來喝上一點。
這次陶永華來家里,雖然準備的飯菜有些簡陋,但李水根還是將自己珍藏的好酒給拿了出來。
“陶老哥,你來嘗嘗這酒,這是小杰特意從大西北那邊帶過來的。”
陶永懷年輕時也是走南闖北,不過最近一些年,卻是一直困居在省內,而且還受到奸人的迫害。
現在遠離斗爭的旋渦,來到了偏僻的李家村,受到熱情的款待,對他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振奮的事情。
在他看來,自己本來就沒多少年可活,現在多活一天都是賺的。
“這個酒我確實沒聽說過,不過聞起來我就知道是好酒,那我就不客氣了。”
陶永華也是好酒之人,從部隊里退下來的,經過那個艱難的戰爭年代,就沒有不好酒的戰士。
眾人舉杯碰了一下,將酒杯端到身前細細品味,陶永華只感覺到渾身說不出的舒坦。
他喝的不是酒,是自由是救贖是解脫。
一杯酒下肚后,房間內的氣氛也徹底打開,誰也沒感覺到生分。
“李老弟,這真的是好酒,不愧是李杰同志從大西北帶來的,確實讓人回味無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