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察覺到李千秋和李千然兩人是練武奇才之后,陶永華從最開始的漫不經心,變成了一心一意全力指導。
一開始陶永華想著兩個小家伙吃不了苦頭,肯定練不了兩天就要罷工。
甚至說,第一天就賴床不起,這樣的情況他都有想過。
但是兩個孩子的表現卻是遠遠超出他的預料,不僅從床上起來,而且還練得有模有樣。
陶永華現在也不由得想起了,年輕時他拜訪幾位高人,對方和他說的一番話。
年輕時的陶永華,鋒芒畢露,經常參加戰爭,所以對于舞槍弄棒之事是非常重視的。
若是知道誰會那么兩手絕活,一定會虛心的去請教。
甚至為了拜師,經常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給對方補貼家用。
而陶永華誠心求學,自然打動了一些世外高人。
不過他們大多數都只是教給了陶永華一些粗淺的拳腳功夫,對于真正系統的武術并沒有傳承給他。
當時那些人也和陶永華說過,他年齡已大,二十來歲的年齡再去學武已經有些遲了,只能說去練些拳腳功夫傍身。
不過對于這些粗淺的拳腳功夫陶永華依舊是視若珍寶,甚至是在戰場時使用,也因此活了下來。
直到后來,有一位受到他大恩的武學宗師,傳給了陶永華一套,與武術相互配合的呼吸吐納功法。
但是這樣的功法,在六七歲的時候修煉最佳,陶永華當時已經是四十多歲了,不過他依舊是將功法給記了下來。
而且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并且打算以后傳給孫子。
只是沒想到世事無常,孫子才兩三歲的時候,家里出現了意外。
加上他的身份非比尋常,成為了重點的監督對象。
為了不拖累家人,只能是遠走他鄉,吸引敵人的注意,孫子孫女他也有好長時間沒有見到了。
所以在見到李千秋和李欣然的時候,他才會覺得異常親切。
現在見到兩個孩子,有學武的天賦,自然是不遺余力的幫助。
換個角度來說,李杰幫他藏身于自己的家中,自然是冒了許多的風險。
這樣的人情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彌足珍貴,值得他去回報。
所以在發現了李千秋和李欣然兩個孩子擁有學武的天賦后,他就立刻變得十分認真起來。
打算認真的調教兩人,讓他們成為真正的高手。
陶永華十幾歲的時候就入伍,轉戰各地,大半個國家他都走過。
這其中自然也遇到過一些所謂的高手,雖然大多數都是欺世盜名之輩,但真正的高手也不是沒有。
當時傳他功法的那位老者據說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武學傳人,不過到了近現代以后逐漸沒落了下來。
所以,在將功法傳給陶永華的時候,對方也沒有和他提及太多。
只說這套功法一定要在年幼的時候修煉,才能起到最大的功效。
陶永華這些年也試著練習過,一直沒有放棄,但是確實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態好了許多。
正是因為這套功法確實有效,而且親身試驗過,陶永華這才打算傳給李千秋和李欣然。
不過陶永華也知道,現在不能著急,需要先鍛煉一下兩個孩子的耐力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