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姑姑回來,還要檢查你們的練習成果,要是有進步想買什么和我說,我給你們買!”
“俺也一樣!”
李琳和李安兩人對幾個小家伙的表演一番點評之后,然后向他們許諾了不少的好處。
幾個小家伙聽到李琳和李安的話后,頓時欣喜若狂,立刻去圍著兩人轉悠了。
見到幾個孩子表現后,李大海等人也是感慨不已,紛紛夸贊說是陶永華教的好。
“陶叔不愧是高手啊,教出來的孩子們也厲害。”
聽到李家眾人夸贊后,陶永華連忙擺了擺手,說是幾個孩子比較用功。
“我就是個普通的老人,是幾個孩子自己比較用功。”
其實對陶永華來說,在李家村住下的這段時間非常悠閑。
李杰隔三差五的就從公社那邊帶回來大批的物資,有時候去縣城也會帶不少的東西回來。
所以家里各種生活物資和食材都不缺,好酒好菜更是不斷。
李家村這邊,只是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有什么權力斗爭,自然也沒有處在敵人的監督之下。
所以對陶永華來說,他來這里根本不是吃苦,反而是來度假的。
再加上李千秋四個孩子,經常在他那里學武,也給他枯燥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
如果可以的話,陶永華甚至有想過在這里了結余生。
不過他也知道,自己不能這么自私,國家和人民還需要他。
自己的兒女們,也是在苦苦的掙扎著,孫子孫女們他還沒來得及多看上幾眼。
所以陶永華的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段在李家村的生活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調整。
轉眼間,半年過去,時間到了一九七零年十一月。
來李家村插隊的知青們,經過了時間的洗禮與打磨后,已經徹底融入到村里的勞動生活中。
今年是個豐收年,所有村民們的臉上都掛著一抹笑意。
不過這些和李杰沒什么關系,他的戶口已經轉到縣城了。
金秋時節,李杰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豐收的喜悅。
從李家村離開之后,李杰找了個沒人的地方躲起來,等夜深人靜的時候,這才驅車向縣城趕去。
這半年來,沒發生什么大事,李杰也感覺到,隨著他不斷修行,自己的實力明顯增強了不少。
陶永華傳授那套呼吸吐納功法以及一些武學招式確實非常有用,李杰甚至還在實戰中檢驗了一番。
就在前不久,鋼鐵廠的運輸隊出了趟遠門,李杰作為重量級選手自然也是跟著一起。
沒曾想到,真的遇到有不開眼的人,將路給攔上了,想要趁機從車隊搞點好處。
對于這些人的處境和想法李杰其實也能夠理解,如果能吃飽喝足的話,誰會愿意冒風險?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在身,作為運輸隊的司機,就是要保證任務順利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