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杰這次過來,有著非常明確的目的,就是盡可能的改善去邱明杰在這邊的生活狀況。
在坐火車來東北的路上,李杰突然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就是等到明年開始,國家就會開放工農兵大學,待業在家的學生和下鄉插隊的知青,可以被推薦去上大學!
未來的七、八年內,直到高考恢復,這些知青才有機會回去。
若是抓住這個機會,讓邱明杰擁有被推薦上工農兵大學的名額,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含金量是很足的,就算是被推薦去上大學,沒有回到老家這邊,在本地上大學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畢竟知青只是知青,大學生是大學生,這個年代對大學生的政策還是非常友好的。
考上大學之后,自動擁有干部身份,而且學校每個月會發補貼,根本不用擔心衣食住行的事情。
畢業之后也會安排工作,起點就比普通人高上很多。
這個年代的多數大學生,畢業之后基本上都會在國企和政府部門擔任要職。
所以在坐火車來的路上,李杰也想了很多,除了盡可能的去改善邱明杰在東北這邊的生活環境。
李杰還準備讓他在眾人面前,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
這樣等以后評選推薦去上大學名額的時候,說不定邱明杰能有個機會。
這件事李杰沒有太大的把握,只能說盡人事知天命,不過他還是希望能夠成功的。
但是不成功也沒有關系,起碼改善了邱明杰在這邊的生活。
如果能夠成功,就皆大歡喜。
所以李杰這次過來的任務還是很艱巨的,除了改善邱明杰的生活環境之外,最好還是能為連隊甚至是團部做出一些貢獻。
但是現在團部這邊,需要解決的就是資源問題。
要是李杰能夠為團部帶來很多資源,或者是一些什么好的方法,再把這個功勞讓給邱明杰,這樣的操作確實可行。
所以李杰的想法還是很多的,但是他沒有向任何人吐露。
見李杰油鹽不進的樣子,孫鵬也感覺到有些頭疼。
“李杰老弟,還是聽我一句勸,在這里待幾天就回去吧。”
李杰卻沒有說話,既沒有表示同意,也沒有表示反對,搞得孫鵬這個鐵面連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想了想后,他決定不管此事,反正李杰也是一個聰明人,在發現這邊的生存環境確實惡劣之后應該會知難而退。
心中這樣想著,孫鵬也感覺到有些釋然。
在他剛開始參與開荒的時候,也像李杰這般有著雄心壯志。
覺得不過開墾荒地而已,能有什么困難的?
大自然教會了孫鵬如何做人,這些年來,讓他一直保持著謙虛和低調,以及對大自然的敬畏。
所以在孫鵬看來,李杰在吃點苦頭之后,自然就知道,這里不是好待的,應該很快就會選擇回老家那邊去。
“李杰老弟,這里條件比較差,你湊合著住吧。”
“問題不大鵬哥,你把宿舍讓給我住,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