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你真要在這里住?”
“是啊大哥,反正家里那邊也沒什么事情,所以我打算,在這里住一段時間再回去。”
聽李杰這么說之后,中年大叔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能是沉默以對,然后在心中盤算著要多少錢比較合適。
東北這邊的柴火其實很便宜,畢竟這里靠山吃山,尤其是像中年大叔這樣,早些年前就從關內跑過來定居的人。
他們經歷了最開始的艱難開荒之后,現在早就實現了自給自足,每年甚至還有多余的糧食,拿出來以物易物,換取自己需要的物資。
在非農忙的季節,他們也會去山上砍柴或者到河邊捕魚,再不濟也會到在叢林里設置幾個陷阱嘗試著抓到一些野味。
畢竟東北這邊的物產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只要勤勞,就沒有會挨餓的人。
中年大叔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家里開墾出的一些土地,供應一家人吃飯綽綽有余,每年還可以拿出一部分換東西。
非農忙季節,他會上山砍柴,除了留給自家取暖的柴火外,也會選擇出售一部分補貼家用。
不過和他這樣想法的人不少,所以柴火的價格不高,一擔幾十斤重的柴火,也就幾毛錢。
只不過數量累積下來還是比較可觀的,若是用牛車拉上一整車,也可以賣出幾十塊錢。
再加上李杰,想要讓他親自趕牛車給運送過去,還可以趁機要點路費。
雖然說十幾二十塊錢,聽起來不多,但是對中年男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收獲。
有了這些錢,他可以購買很多物資補貼家用。
最終中年男子,給了李杰一個報價,一擔子柴火五毛錢,一牛車四十擔,收二十塊錢。
因為要送到三營那邊所以中年男子又提出要多給一塊錢的路費,而且中午要管飯。
李杰覺得有些麻煩,不僅要管人吃的飯,還要提供牛車的草料,于是便大手一揮,直接給中年男子二十五塊錢,讓他自己看著辦。
沒想又可以多賺幾塊錢,中年男子自然是大喜過望,不過是中午一頓飯和牛車的草料而已。
他辛苦點,自己帶著就是了。
想買的東西差不多都買到了,而且團部這邊的情況,李杰也摸索的差不多了。
在一旁幫忙把今天購買的柴火裝車,你這邊跟著牛車一起,牽著他的那匹馬,返回了營地那邊。
這批兩歲半的小馬駒,被李杰起了個很不錯的名字追風,以后有李杰豐富的飼料供養,肯定會長的膘肥體壯,而且速度極快。
中午的時候,趕著牛車的那位中年大叔,很是熱情的拿出自己的干糧,邀請李杰一起吃點。
看對方珍而重之地掏出了兩塊餅子,李杰就知道對方的家里應該也不是特別富裕。
不過李杰也沒有嫌棄,接過了一塊餅子,又同樣從自己隨身袋子里拿出兩個小號的水壺,里面也被李杰裝上了酒。
又拿出了幾塊,早就烹飪好的肉干,邀請對方一起吃。
中年大叔,哪能想到李杰如此奢侈,他只不過是請李杰吃了一塊餅子,居然收到了酒肉。
對方還想推辭,不過李杰卻是硬塞給了他,說大冷天的,幫忙送這么一大車的柴火也不容易。
有了酒肉和干糧,兩人也感覺暖和了一些。
在去營地的路上,李杰和對方聊了很多,得知對方的身份和家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