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老班長的同意后,王啟明也是點了點頭,一旁的王子豪則是歡呼雀躍地大喊了起來。
當天晚上,王啟明召集了十個連的正副連長,還有一些營地這邊擔任了要職的一些老知青。
捕魚歸捕魚,但是營地這邊的安全也要重視。
如何去捕魚?派多少人?
每個連隊如何替換,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晚上的會議李杰也有幸參與,畢竟眾人的落腳點就,定在了他的小莊園那里,如果沒有他的配合,確實容易造成凍傷。
“同志們以上安排就是這么多,還有就是捕魚的事情,那這個門,誰也不準亂說。”
“在沒有將魚捉到之前不準透露口風,聽到了沒有?”
“知道了,王營長!”
王啟明在營地這邊,還是很有威望的。
除了那個負責眾人伙食給大家做飯的老班長之外,整個營地沒有人會和他唱反調。
會議結束之后,各連的連長和副連長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討論明天該安排哪些人。
至于出場的順序,今天也已經定好了。
第一天十個連,都派人過去,但是先不派普通知青,那這些連長和副連長跟著王啟明和李杰一起,先去看看情況。
尤其是那位在東北這邊,生存經驗豐富的老班長。
要等他確認沒有危險后,然后讓十個連長親自做示范,最后真的捕捉到了魚,才會做出決定,去讓下面的知青過來一起捕魚。
其實與王啟明的說話有的連長深信不疑,有的連長,卻是持懷疑態度。
雖然說東北這邊物產豐富,“棒打狍子瓢要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但是那也只是傳言而已,想要獲取食物,尤其是獵物,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
不然他們這些戰士在邊境開荒這么多年了,為什么一直過得這么艱苦?
雖然他們身體素質比較好而且愿意吃苦耐勞,更有的堅韌不拔的品質。
奈何手頭上的物資有限,加上有一大堆的知青拖累,所以就導致他們根本無法獨善其身。
對于能夠獲取大量獵物的事,他們也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一連的連長副連長都是女性,兩人好像還是一對姐妹。
“大姐,我覺得王營長做的決定是不是太草率了?”
“我承認李杰同志這段時間確實往咱們營地帶來了不少獵物,但我那也只是因為他個人經驗比較豐富而已。”
“聽人說,李杰同志在他們老家那邊就是運輸隊的司機,而且以前還經常到山上打獵。”
“所以來到咱們東北這邊,能夠用陷阱抓到黑熊,這段時間又捉到這么多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營地這邊的情況可不同,包括咱們自己都沒有多大的能耐,別說那些連干活都不太行的知青。”
“之前咱們也不是沒打過湖里面魚的主意,前幾年不是大張旗鼓的去抓過,一共也就抓到了大魚小魚三兩只,還不夠費力氣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