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不得了啊,好像是未來發改委副主任。
“可以啊振華兄弟,以后有空,我一定去你老家玩。”
肖振華被李杰這句話,給搞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不過他卻是十分熱情的回應道。
“非常歡迎,以后杰哥有空了,一定要去我的家鄉看看,我的家鄉是在x縣x街道xx……”
肖振華此刻也顯得極為熱情,直接就將自己家的位置說了出來。
見對方這么說,李杰真就上了點心,直接將位置給記住了。
說不定他以后去津門那邊可以去拜訪一下這位未來的大佬,然后一起感慨東北這邊的插隊生活。
雖然說李杰不是正兒八經過來插隊的知青,但是在一起生活了個把月,眾人之間也比較熟悉了。ww
尤其是李杰對三營這邊,做出巨大的貢獻,現在又一起共患難,確實是個很奇特的經歷。
估計眼前的這些人未來的大佬也不會輕易給忘了,想到這里李杰也挺高興的。
無形之中,自己就認識這么多的大佬,以后在電視上,看見他們的身影時,和家里孩子們吹牛都會很有面子。
當李杰將目光投向第五人時,突然就震驚住了,不用對方介紹,李杰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主要還是對方實在有些出名,李杰還看過他的作品《年輪》。
所以沒等他開口,李杰就率先說到。
“這位兄弟,你先別說話,讓我來猜一猜,我看你這副樣子,一看就是個知識分子都不用去猜,身上有很濃的書卷氣息,是不是經常耍筆桿子啊!”
聽到李杰的話之后,房間內的十幾名知青都感覺有些震驚,沒想他一下子就猜中了。
第五名知青,是東北本地的,名字叫梁曉聲,在三營這邊,確實很有文藝范。
包括營長王啟明,也經常讓他去寫些東西,由于他擅長寫作還被批準,去參加了全兵團的文學創作培訓班。
但是這個事情應該沒有人告訴李杰,就算是告訴了李杰,他應該不會特別清楚。
畢竟李杰又分不清,他們這些人什么人叫什么名字,根本就對不上號。
而且邱明杰和他們這批,稍微老一屆的知青確實不太熟悉。
所以,當李杰一口喊出梁曉聲身份的時候,房間內的人,都表現的十分驚訝。
“杰哥真被你給猜中了,我確實經常耍筆桿子,我叫梁曉聲,杰哥喊我小梁就可以了。”
“不過我寫的東西也就普普通通水平,也沒有你說的那么厲害。”
聽到對方的話之后,李杰也是覺得有些無語,什么叫也就是普普通通而已,明明很厲害好吧!
不過李杰也很清楚,這個時候的梁曉聲年紀還不大,而后世那些經典的作品,還沒有被創作出來,這么說倒是也不算太過謙虛。
想到這里之后,李杰頓時計上心頭,然后玩笑著和他說道。
“可以啊,兄弟,我就特別崇拜那些能寫文章的人,你們也知道我文化水平不高只是初中畢業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