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在特殊歷史背景下進行的,考生在信息有限、選擇有限的情況下,做出人生中的重要決策。
這一年的高考不僅改變了無數考生的命運,也為國內高等教育的復興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和其他考生相比,李杰不僅對考試成績有把握,還知道一些信息差。
填報志愿的時候可以多考慮一些,讓所有參加高考的家庭成員都上岸。
見李杰如此有信心,李保國也很是高興,寒暄了一番之后,也沒有留下來吃飯的意思,抽著煙快步離開。
隨著大隊長的離去,家里又恢復了忙碌和歡聲笑語。
李杰的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相信,無論未來的路有多么崎嶇,有了家人的支持,他都能夠勇往直前。
春日的午后,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李杰家的老屋上,李杰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試圖說服父親李水根和老娘陳秀芳搬到縣城去居住。
“爹,娘,你們看縣城現在發展得很快,生活也比村里方便多了。”
“你們可以去縣城那邊的房子住,醫療條件也好,這樣對你們的健康更有保障。”
若是自己和媳婦成功考上了大學,肯定要將家里的兩個孩子,也帶到外地去上學的。
包括自己的弟弟妹妹,還有弟妹和妹夫,還有大哥二哥家的孩子。
如果全部都考上大學到外地去了,這樣一來,家里就只剩下父母還有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個人。
李杰覺得,還不如他們五人都搬到縣城那邊去住,這樣都在一起也能熱鬧一點。
聽到三兒子的勸說之后,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卻是搖了搖頭。
李水根此刻抽著旱煙,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緩緩吐出煙霧。
“老三,你的心意我們明白,我和你娘在村里住了大半輩子,習慣了這里的一草一木。”
“縣城雖好但那里的人我們不熟,地方也不熟悉,去了反倒不自在。”
“你二哥二嫂在縣城那邊有工作,我們就不過去添麻煩了,他們有空了來家里看看就行。”
陳秀芳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小杰,我們在這里有地種,有菜園子,鄰里鄰居都認識,能相互照應著,日子過得踏實,要是去了縣城,我們就成了外人了。”
李杰聽了父母的話心里有些無奈,他也知道父母說得有道理。
他們的根在這片土地上扎得太深,要拔起來談何容易。
但他還是有些擔心,父母在村里的生活條件,尤其是在他外出求學后
“既然這樣我也不勉強你們,不過家里的房子要修,至少讓你們住得更舒服些。”
“等放暑假還有過年的時候,我們也都要回來住呢!”
知道父母可能舍不得修房子,于是李杰便找了個借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