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那部讓趙麗影拿了不少獎的《知否》,一開始就是趙麗影一番,馮紹鋒二番,朱一瓏三番,但后來因為朱一瓏在《鎮魂》爆火之后,粉絲要求加戲提升番位,至于馮紹鋒的番位,理由是角色熱度碾壓男主。
當時因為這事,網上也鬧得沸沸揚揚。
還有后來的男頻改編劇《武動乾坤》,張甜愛簽約時確認為一番女主,但后期王莉坤角色戲份加重,因此王莉坤的團隊就要求署名與張甜愛并列。
后來劇組也確實這么做了,將二人并列,但就算并列張甜愛也仍舊在前。
之后張甜愛的粉絲控訴王莉坤加戲搶番。
再就是去年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當時雷嘉音是資深演員,易烊千禧則是頂流偶像,易烊千禧的粉絲又開始質疑雷嘉音的名字在左上方,易烊千禧的名字在右下方,在搞視覺弱化,要求番位,只是后續播出始終就維持原排版。
可在輿論上還是默認了雙核驅動。
所以周樂在這種一番絕對碾壓的情況之下,仍然愿意拿二番,甚至連番位都不要求,就非常難能可貴了。
其實在這種情況之下,一般番位的設置都是默認的。
“那海報可以改,片頭片尾也能做,但文案和后續宣傳時的站位”
“就按照正常的番位來唄。”
周樂確實在這部劇上不太在乎這些,而之前拍戲的時候,其實也沒有過多去計較。
因為在最開始時,周樂拍了大鵬的《縫紉機樂隊》。
導演和主演都是大鵬,因此大鵬理所當然的就在一番,而娜札因為當時熱度和戲份的原因,所以是二番,那個時候周樂的排位甚至還在喬衫之下。
后來拍《戰狼》一番的位置也是絕對的吳景。
然后又拍《藥神》,雖然周樂演的病人角色非常出彩,高光也很多,但同樣因為徐錚是監制加男一號,所以也沒必要去搶什么番位。
娛樂圈里默認的潛規則就是在網劇上功勞全歸一番,而一番也必須要承擔起數據、收視率之類的責任。
在上星的電視劇上,男女主不論番位,還是分了一番二番,也都是可以吃到實績。
在電影里也差不多是這樣。
可大家默認的就是一番扛票房。
而對于周樂來說,當初他演過的那些電影和電視劇,無論是什么番位,也同樣起著很大的扛劇作用。
所以很多人在統計個人電影票房時,那些除了承擔二番三番的角色,也同樣會被算進去。
直到在《大江大河》和《慶余年》播出的時候,周樂當仁不讓的拿下了絕對一番。
那個時候正午陽光做的《大江大河》用的就是自己人,其他人想爭也爭不過,到了騰訊上更不用多說,早在立項之前他們甚至都是拿了好幾個本子給周樂挑選。
而在周樂之前演過的那些作品中,最典型的反而是《流浪地球》。
無論是資歷還是票房號召力,又或者是投資的數目,都應該是吳景一番。
可后來吳景自己要求,把一番的位置讓了出來,給了屈楚肖。
所以在后面的演職員表里,雖然吳景還是排在最上面,但吳景上面的頭銜是特別出演,周樂和趙金麥則是領銜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