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演的好。”
“你才演的好呢。”
于是二人就誰演得更好而爭論了起來,只不過針對的對象都不是自己而是對方。
就這么爭了一會兒,周樂揉了揉肚子。
“有點餓了。”
“你這么一說我好像也有點餓了。”
“那走去吃點兒。”
“走。”
說著二人又結伴朝著外面的小館子而去。
他們又聊了聊最近于和瑋做短視頻的事兒。
“你給我找的那幾個選題確實挺利害的,看著也沒什么太多的內容,但三條視頻直接就給我漲粉到了一千多萬。”
周樂笑笑:“現在市場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正經拍視頻,拍點帥的,拍點轉場好看的,拍點宣傳方面的,說實話根本沒多少人看,你就得玩點這種抽象的視頻,讓大家知道你私下里人還是很有意思的。”
“當然這些得你自己抉擇,在網上發視頻就有點像是上綜藝,有些人認為這種曝光多了會讓觀眾們覺得出戲,會失去作為一個演員的神秘感。”
“確實是有這種說法的,但我看你也沒怎么受影響啊。”
“所以說嘛,我就是第二個流派,我覺得這些對我來說益處還是挺大的,主要就是能給我帶來流量,而且也能加深我的人設,現在我就是把抽象外加演技派做實了。
然后讓觀眾們感受到這兩種身份所帶來的反差,不斷加深這種感覺,然后就讓他們打心底把我這個人和我的角色分割開來。”
“我覺得你這真挺成功的,但是我走這條路.”
“我個人覺得哥你走這條路也沒問題,因為你的演技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了,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開始在抖音上面做宣傳,你的粉絲多了,以后也更容易要價格。
另一方面,就算你自己不玩那些梗,觀眾們也會自發的去玩,其實這已經不受你控制了。
所以呀,與其那樣還不如你自己也玩玩那些梗,整點有意思的東西出來。”
可是說到這里,于和瑋還是有些猶豫。
“那你說會不會因為我自己親自下場玩這些梗而導致剛才我們所說的那樣,缺少了神秘感就像是鄧潮那樣。”
周樂聽著于和瑋提到了鄧潮,也飛快思索了一下鄧潮這些年的變化。
“潮哥啊,我感覺這些年他是有點開始擺爛了,自己投資了一些產業,然后在綜藝上賺錢也比較容易點,個人可能也想更多的去往導演方面做轉型,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啊,他沒辦法專心在演員上面去繼續延伸。
而且在轉型上,潮哥那些項目選擇的都不是很好,外面的人都說是他拍綜藝拍的太多了,但實際上他不管是演技還是形象都沒有任何問題。
唯獨有問題的就是這些年所選擇的作品。
不夠爆也沒有太過于深刻,15年以后,比較出圈的也就是《烈日灼心》《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美人魚》這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