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兩樣是最難的也是最基礎的,之前他在那邊嘗試的時候實在是有些不得要領,雖然硬做也能做,但肯定還是周樂做得更好。
還真的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在做完之后就把前面的工作交給了鄧潮。
只不過醒面需要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另外兩組也上臺展示。
在等待的時候周樂和鄧潮閒的沒事干,還時不時跑去另外兩組技術指導一下:“陳賀,你撕的那個不是面,是面片祖宗吧”
“保強哥,魚魚要順著一個方向來,不然弄不出來的,我沒跟著你們去學,但我們那兒也有這種吃法。”
最終,在三組人馬的通力合作或者說互相搗亂之下,雖然成品賣相參差不齊,但總算是把三種不同的麵食都做了出來。
彼此嘗了嘗,味道都不錯,雖然賣相一般可至少沒白學,好歹東西是做出來了。
但是接下來,他們需要前往一個是專門做飯用的食堂,然后給附近體校的學生們製作品嘗,並由學生們投票選出最好吃的一組。
瞬間就從自娛自樂變成了商用,幾個組都如臨大敵,緊張的不行。
畢竟那些學生們愿意來多半也都是他們的粉絲,就算不是誰的粉絲也至少對他們這樣的藝人帶著濾鏡。
因此自然不能做得太差。
廚房里瞬間變成了戰場。
大鍋燒水,
周樂主要負責扯麵呼的,后面習慣了,動作也變得越來越麻利起來。
陳賀試圖偷吃,被抓個正著;
王保強和郭滔認真地給每一碗漿水魚魚點綴香菜;
苗阜則用陜西話大聲指揮著,熱鬧非凡。
麵條出鍋,香氣四溢。
餓著肚子的體校學生們蜂擁而至,品嘗著這些明星親手製作的麵條。
畢竟是展示,而且過程中還有之前和面的老師傅知道,所以做出來的也差不到哪里去。
同時學生們都很給面子,紛紛夸讚好吃。
最終投票結果:周樂和鄧潮的biangbiang面憑藉其霸道的賣相和相對地道的口味,勇奪第一。
當然這也主要歸功於周樂的穩定發揮和王師傅的秘制油潑辣子。
獲陳賀那一組的手撕面因為造型獨特那家味道還可以,所以拿到了第二。
王保強郭滔的漿水魚魚獲票稍微少一點,拿到第三。
根據規則,第一名可以休息,第二名需要掃地,第三名需要洗碗。
鄧潮得意洋洋地躺在搖椅上,享受著勝利者的閒暇。
周樂也笑著坐在一旁。
陳賀苦著臉拿起掃把,開始象徵性地打掃當然以他的性格和人設自然是不可能干活的,所以就指揮著他的搭檔去掃地。
王保強和郭滔則對著那堆積如山的碗筷發愁。
當然,這些碗筷最后並不會真的讓這些藝人們親手洗完。
鏡頭拍攝完他們愁眉苦臉開始洗碗的畫面后,就會有工作人員接手,進行真正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而他們幾個則是要去進行備采以及短暫休息。
這其實也都是為了節目效果和保證進度的常規操作。
休息過后,新的任務發布:“故事換面”。
他們需要開一個臨時麵館,但不需要顧客付錢,只需要他們講述一個真實的、打動人心的故事,就可以免費吃一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