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逵再次拱手:“微臣告退。”
……
翌日。
冬日雪停,暖陽灑落下淡金色的日光。
應天府之內,無論是達官勛貴還是尋常的百姓人家,一來忙碌于置辦年貨,操持過年期間的人情往來。
二來則是在來來往往間嘮嘮家常,熱烈議論著這兩日發布出來的號外期刊,有人談史論政、有人針砭時弊,有人交流連載的內容,沉迷其中,猜測后續劇情。
眼看著便只等過年喜慶熱鬧一堂。
誰也沒料到。
一道圣旨又傳了下來:
刑部給事中趙毅、上元縣縣令……等共計五名朝廷命官,經查,存在收受賄賂、中飽私囊、魚肉鄉里、欺壓百姓……等等各項罄竹難書之大罪!牽連涉罪者若干,皆是證據確鑿,無可抵賴!
現據其罪行輕重,重者于應天府京郊剝皮實草,次之斬立決,再次抄家流放沒收家產。
因為臨近過年而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應天府各處大小街道上,驟然卷起一股肅殺之意,身著飛魚服佩著繡春刀的錦衣衛、嚴整肅穆的五城兵馬司……各自輾轉其中,按著名單一家一家拿人。
“好!陛下果然有一雙看透一切的明眼!那刑部給事中就不是個東西!咱鄰居家里那水靈靈的丫頭,就是給他糟蹋了的!偏偏他關系硬,誰也奈何不得他!”
“還有那上元縣的縣令,表面上看起來人模狗樣,端的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實際上私下里收受許多賄賂,判案之時多有偏頗,咱娘家有個侄兒就住在上元縣,和咱說過不少呢。”
“只是素來民不敢與官爭,這個上元縣的縣令事情又辦得謹慎漂亮,現在好了,咱如今這位少帝,一雙眼睛比誰都看得清楚!百姓的冤屈不等百姓來告,陛下便先替咱這些老百姓做了主了!”
“大明有如此圣明之君,是多少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咱也真是生在了個好時候了!哈哈哈哈哈!”
“……”
雖然應天府縱橫交錯的各個大街小巷之內,不時便有五城兵馬司的官差,亦或是那威風凜凜的錦衣衛出沒,但百姓卻大多都沒有被這股肅殺的風氣給嚇到。
不為別的。
而是這小半年的時間之內,朱允熥對民間的悠悠眾口,始終是一種置之不理的態度,他也是這么要求錦衣衛的。即便是之前百姓罵得正嗨的時候,也沒聽有百姓因言獲罪,如今這場面為的是抓貪官,自然沒什么可怕的。
再加上朱允熥挑的就是罪行最惡劣的、直接對百姓造成影響和傷害的幾個案例出來正典型。
反而許多百姓還是一邊三兩結伴地購置年貨,閑聊吃瓜,對今日這大抓貪官的場面拍手叫好。
連帶著這個年好像又多熱鬧了幾分。
不過。
這件事情在百姓看來是一個樣子,但是在各大京官眼里看來又是另外一個樣子。
醉月樓。
已經焦慮了兩天的禮部尚書詹徽詹大人,此刻正和傅友文二人坐在包廂之內。
傅友文坐在朱漆紅木桌旁邊緩緩品著杯中的茶水。
而詹徽則是坐不住,一邊搓著雙手,一邊在房間里面腳步聲“噠噠噠噠”地來回踱步,踱步的同時還頻頻透過半開的窗戶往外看去,似是在等著什么。
“今日是第三日了,我手里可有消息,自從這號外期刊發售以來,錦衣衛那邊行事雖然頗為低調不張揚,可人員走動比以往頻繁了不少,陛下他絕對在查什么……果然要出事!要出事!”詹徽一臉愁容地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