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羅浩和患者家屬認識,那是最好的,尤其是患者家屬齊元亮提到優青評審的事兒,方曉有些驚訝。
看看人家的檔次,相遇的場景都那么高大上,自己一輩子都遙不可及。
直到這時候,方曉心悅誠服。
羅浩不知道方曉的內心戲,一邊走一邊回憶齊元亮這個名字以及課題。
似乎有點印象。
來到病房,診斷輔助ai給出一系列的診斷,除了腸穿孔之類急性診斷外,羅浩看見了一個陌生的診斷——非家族性內臟肌病。
不過好在有協和的病歷系統,78例類似的病歷也出現在眼前。
羅浩沒有馬上仔細查閱既往病歷,而是查體,看片子,找了個空閑時間假裝思考,隨后翻閱了從前的病案。
這病比較罕見,協和才接了78個類似的病人,由此可見一斑。
“羅教授,您怎么看?”
出了病房,方曉問道。
“上臺再看。”羅浩道。
“上臺?”
“上臺?”
方曉和齊元亮異口同聲的問道。
兩人似乎都有些驚訝,診斷和上臺有什么關系?
“是這樣。”羅浩微笑,已經來到醫生辦公室。
他站在閱片器旁,打開燈,對著片子說道,“從影像學上看,老爺子腹腔黏連并不十分嚴重,方醫生你不覺得奇怪么?”
“是挺奇怪的。”方曉經羅浩提醒,馬上意識到問題所在,他一邊回憶一邊說,“第二次手術前我就做好了腹腔內腸粘連很重的準備,但進去后發現黏連癥狀很輕,覺得是患者運氣好。”
“第三次……”
“第四次……”
羅浩一句話,讓方曉陷入沉思模式,他一連串說出后三次手術的大概情況。
隨著方曉提供的資料越來越多,羅浩也篤定應該是非家族性內臟肌病。
“做著看,術后我能有判斷。”
“羅教授,您?”方曉疑惑。
方曉還沒問完,馬上想起來羅浩說過他有7個執業證。本來方曉以為羅浩是說著玩的,跟自己一樣滿嘴跑火車,沒想到人家實打實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
剎那間,方曉有些汗顏。
“松解腸粘連,我水平很高。”羅浩“不客氣”的說道。
方曉沉默,不知道該怎么說。
“協助過陳巖陳主任做腹繭癥。”
“啊!”方曉這回有了概念,“羅教授,您真的做外科手術。”
“當然啊,就是做的不多。”羅浩笑了下,看系統面板上的外科手術等級,估計現在陳巖跟自己上臺的話,自己要多等等陳巖,他才能跟得上自己的手術。
“那好,咱們上臺先做手術。”
方曉提單子,讓值班醫生去交給手術室,定了手術時間,方曉去衛生間。
回來的時候,方曉猛然看見毛院長大半夜的從電梯里下來,奔著醫生辦公室走過去。
“毛院長!”方曉招呼了一聲。
“方主任,你來,我正好有事要問你。”毛院長招了招手。
方曉走過去,“毛院長,怎么了?”
“今天你請來的那個羅教授是什么來頭?”
方曉愣住,羅浩羅教授和他醫療組的成員就在辦公室里,毛院長這話問的,就像是當面問,可他卻毫不知情。
“問你話呢!”毛院長沒了面對嚴處時候的茍茍嗖嗖的勁兒,一臉頤指氣使。
“我不知道。”方曉看見毛院長就一肚子氣,干脆不理這位。
“你怎么不知道?你憑什么不知道!”毛院長的聲音提高了幾分。
“我是醫大一院和協和醫學院的教授啊,你不知道?醫務科有備案的。”羅浩的聲音飄了出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