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庇佑】的結果,羅浩也沒想到會讓試驗這么順利。
“一共22只小白鼠,現在有6只血糖……”
董菲菲八卦了一句,就開始簡單和羅浩匯報有關于試驗的結果。
門脈穿刺,把自體干細胞培育出來胰島種植在肝臟里,用以治療糖尿病的效果還算是不錯,羅浩聽董菲菲的匯報覺得很滿意。
在設想中,羅浩是準備看情況,要是可以的話用這項技術申請杰青的。
沒想到成果出來的這么快。
雖然僅僅在動物實驗階段,但用來申請杰青的話肯定沒問題!
羅浩心里有數。
油田醫院的大范圍、長時間的跟蹤正常人群,從中篩查糖尿病患者的舉動全世界僅此一例。
在此之前,世界對糖尿病的研究局限于小樣本中。
王校長一早就嗅到了其中的機會,并把項目交給朝陽醫院的內分泌主任和羅浩。
只是或許連王校長都沒想到,學術界的認知剛剛轉變,認可這種模式并且認為這種模式先進,羅浩就弄出來相應的糖尿病基因族譜的小白鼠并且利用干細胞培養胰島,用于治療糖尿病。
開花結果,來的是這么快。
幸運值132+5+10(祥瑞),羅浩感覺應該是竹子帶來的好運,最近的運氣似乎比從前有了質的提升。
自己的運氣真心不錯,羅浩心里想到。
和董菲菲聊了一會,掛斷電話,羅浩沒有著急睡覺,而是打開筆記本,開始研究董菲菲發來的郵件。
數據詳實。
雖然只是動物試驗數據,要進入臨床還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可并不影響羅浩發表論文、甚至拿到杰青。
看完數據后,羅浩給王校長和朝陽醫院寧主任各自發了郵件,隨后羅浩開始列大綱,起草論文。
這份論文沒辦法給別人,因為屬于羅浩要申請杰青的論文,自己必須是第一作者。
羅浩也沒著急,雖然一切流程都了然于胸,寫起來飛快,他還是慢工出細活。
幾天后,論文發給了《cell》主刊。
……
“這篇論文,馬丁先生您看一眼。”
羅浩的論文被打印出來,由一名專家送到了一名蒼老的老者面前。
他戴上眼鏡,像是百十年前的英倫貴族,動作雖然慢,但卻很真的開始閱讀。
老人的年紀不祥,但看起來這位已經至少八十歲,歲月在他的臉上、手上書留下了史詩般的痕跡。
年紀大,卻沒有阿爾茨海默等疾病,他閱讀的速度極快,看完后臉上的每一絲皺紋都沒有改變。
“專家組怎么說。”老人淡漠問道。
“試驗很詳實,5年內進入臨床試驗的可能性非常大。”身穿白服的專家嚴肅的說道。
“說一下。”
“這個項目起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來自中國最大的油田,產業工人的健康體檢數據被留下來。那時候每個年齡層的體檢產業工人都有,數據很詳實。”
“簡單點。”老者的精神似乎有點不濟,摘掉眼鏡,用手按在太陽穴上。
“是,馬丁先生。”專家沉默了少許,簡單介紹道,“這些年我們一直把這個項目的科研成果邊緣化,避免影響公司的藥品銷售。”
“但最近十年,這個項目出的數據越來越多,尤其是有強力的人推動,邊緣化的難度越來越大。”
“再簡單點!”老者的手背上有靜脈鼓起。
“這個項目其實已經成功了,最起碼在動物實驗來看是這樣的。接下來,最短要不到10年的時間,可以治愈糖尿病的藥物就能上市。”
“不到10年么?”
“或許會更快。”穿著白大褂的專家低頭,但語氣極其嚴肅、認真,“我有感覺,在最近,他們研究開始加速,或許2-3年也說不定。”
“知道了,你去吧。”老人淡淡說道。
專家離開,老者按下一個相當古舊的按鈴,而不是用手機打電話叫人。
很快一個身穿黑色西服的男人走進來。
“先生。”西裝男雙手交叉放在身前。
“這篇論文的作者,你去核實一下,還按照老規矩。”老者說著,右手伸出,在胸前畫了一個十字架。
西裝男沉默,拿起論文,鞠躬后轉身離開。
屋子里安靜無比,只有老者身前的懷表發出古老的機械聲。
滴滴答答中,時間流逝似乎被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