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科有幾個分支?”羅浩認認真真的問道。
“倆,普胸,心胸。”楊靜和回答了羅浩這個“傻逼”的白癡問題。
剛來醫院的小白都知道胸科分倆,又叫心胸外科。
“不對,現在分三個。還有一個,叫胸壁外科。”
“嗯?”楊靜和一怔。
“這事兒說起來話長,我給你簡單講一下。”
羅浩也不著急,做了一天手術,雖然沒用【心流】狀態,但也有點疲憊,正好說說話,恢復一下體力。
“那面有個科室,叫胸壁外科。王主任是軍醫大畢業,最后在山中大學讀的博士,14年以前干的心胸。”
“哦,14年以后~”楊靜和笑了笑。
那之后循環內科介入手術異軍突起,把簡單的心臟手術全部用微創拿下來,把全國的心臟外科打的潰不成軍。
只有醫大一院這種級別的醫院還保留著心臟外科,屬于能吃飯的程度。
但能不能吃飽,就只有心臟外科的人才知道。那時候轉行,似乎也正常。
“當時空降了一個心臟外科團隊,從高州挖來的團隊。”
這都是借口,楊靜和深知。
只是讓后來的履歷變得漂亮一點而已,要是當真,那可真就當真了。
再說,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主任能混到被整個空降團隊架空,這主任的能力也太弱了一些。
無論是臨床技術還是人際關系,都弱爆了,放自己身上,根本不可能發生類似的事情。
不過楊靜和并沒反駁羅浩,只是靜靜的聽著。
“王主任調去普胸,14年么,老楊你也知道,胸科一水的腔鏡,一個人都能做手術,找器械護士扶一下鏡子就行。王主任有點愁,他的普胸還在大開胸上,于是呢,就開始琢磨以后的出路。”
“當時他多大?”
“40多了,屬于35歲被優化的那批人。”羅浩笑道。
“王主任也認識到要是從頭學腔鏡,可能干不過……不是可能,是絕對干不過南方醫科大學的幾家附屬醫院,而且還有其他頂級三甲醫院。”
“所以他另辟蹊徑,從漏斗胸入手。”
“!!!”楊靜和驚訝。
改行,找一個小眾賽道,這是人之常情。
但換賽道不是想換就能換的,還要機緣巧合,還要有突破創新。
但現在的醫療行業想要創新,談何容易。
尤其這位主任是軍醫大畢業,山中大學的博士,當了那么多年心胸主任,還被人架空,想來技術能力是有限的。
不過他找的角度是真好,楊靜和越想越是欽佩。
胸壁外科,聽起來像是個外科分支,其實大佬們根本懶得看這一塊,看一眼都算輸的那種。
雞肋都算不上,但全國患者養活一個科室倒也足夠。
“胸外科最熱門的領域是肺、食道、縱膈等胸腔內的疾病,很少有醫生關注漏斗胸。關注少,競爭對手就少。”
“發病率,沒有專門的人研究,但按照中位數算的話千分之五總是有的。總量不少,所以王主任把精力投在漏斗胸上。”
楊靜和沉默了。
他也是四十多歲的主任,知道從頭開始有多難。
別說被空間團隊架空,頂著無數壓力,自己怎么樣?有小羅配合、指導,自己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心臟外科醫生做漏斗胸手術有明顯的優勢:漏斗胸手術最大的風險是損傷心臟,且漏斗胸患者很多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有心臟外科基礎的醫生來做手術更利于把控風險。”
“這是王主任給自己的理由。”
“中間過程省略,微創漏斗胸矯形術,又叫ns手術已經成型。王主任開始研究,并很快提出改進。”
羅浩說著,微微一笑。
“老楊,你猜簡單的漏斗胸王主任那面做一臺需要多長時間?”
“半個小時?”
“6分27秒。”
“我艸!”楊靜和被這個數字驚住。
“而且楊主任不光是手術做的快,論文寫的也好,硬杠ns手術。”
“!!!”楊靜和愣住。
這位王主任不簡單啊!
“他寫過一個系列的論文,和ns手術展開辯論、戰斗。”
羅浩說著說著,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學術戰斗這塊王主任也很擅長,我特別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