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多處骨折,身上很多部位都打著厚厚的石膏,所以需要翻身。
這個患者也是宋主任精心挑選出來的。
年紀不大,沒有骨質疏松的擔憂,而且已經快好了,抗造。最關鍵的是這位患者的醫從性極好,一直在感激icu醫生護士對他的救命之恩。
“宋主任。”患者見一堆醫生、護士走向自己,有些害怕。
在重癥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他已經明白了一些規則。
除了早晨查房之外,在自己身邊的醫生越少越好,態度越不耐煩越好。
自己最開始的時候每天昏昏沉沉的,每次睜開眼睛,都能看見醫生護士面無表情的臉上露出笑臉。
他們不是欣喜,而是想給正處于危險期的自己一個笑容,這是很職業的一種做法。
當病情漸漸好了,笑容也沒了。
這只是其一,最開始的時候,患者還記得每天床邊都有好多醫生圍著,年齡大小不一,但很多醫生一看就是專家。
還是現在好,沒事的話就沒人搭理自己,雖然有些無奈,但又不是去商k找樂子。
忽然看見一堆醫生表情嚴肅的奔著自己走來,患者也有點懵。
自己病情惡化了?!
沒聽說啊,那怎么來了這么多人。
“沒事,新來了倆護工,我看看他們翻身的水平。”宋主任板著臉說道。
她在患者、患者家屬、醫生護士面前不茍言笑,始終都板著臉。
“吁~~~”患者松了口氣。
翻身機器人走到患者病床左右,羅浩下達指令。
患者臥床的時間有點長,左側耳廓都能看見發紅,是明顯長期一個體位被壓出來的。
不過還沒形成褥瘡,應該得益于重癥監護室的術后護理。
醫大一院的技術力量還是很強的,羅浩心里想到。
翻身機器人開始翻身。
“嘔~~~”
“稍~~嘔嘔嘔~~~”
剛剛轉動了一個角度,患者開始惡心,嘔吐。
我艸!
所有人都愣住,剛剛給icu醫生翻身的時候還好好的,這是怎么了?
翻身機器人并沒有慌亂,而是第一時間把患者放下,頭呈側位,避免出現誤吸。
在宋主任剛要說話的時候,其中一個翻身機器人已經把墊在頭側的無菌單包裹住嘔吐物給撤下來。
嘔吐物它沒有扔掉,而是留在一遍,等醫生判斷是不是要做化驗檢查。
所有處置得當,算是一次應急實驗。
但羅浩有些不解,剛剛的動作不應該引起惡心,嘔吐。
“宋主任,我看下患者病歷。”羅浩道。
說著,他打開了ai輔助診斷。
二十多個診斷出現,羅浩在其中發現了亨特氏綜合征的影子。
原來是這樣。
雖然有ai輔助診斷的協助,但羅浩還是去先看病程記錄。
“是翻身機器人動作太大么?我沒注意到啊。”
“這個患者從昨天開始就總說自己眩暈,我還以為是躺的時間長了,查了血糖什么的,都沒事。”
“之前翻身呢?”
“好像也說惡心,但是沒吐。”
icu的醫生護士小聲議論。
他們到沒開嘲諷,鄙視翻身機器人,所有人都站在翻身機器人的一邊。
畢竟翻身這種辛苦活沒人想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