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手術室的鉛衣本來就不多,一般在這兒接觸放射線的只有骨科,只有手術中途拍個片子看看骨頭對的是不是嚴絲合縫,需不需要改一下角度。
其他的,幾乎約等于零。
雖然都號稱是雜交術間,可真能雜交的手術并不多,很多都是湊數的。
陳巖先穿上一件衣服,楊靜和還站在里面,只剩下三套鉛衣。
“外科手術,進那么多人,不怕感染么。”金榮燦霸道的拿過一件鉛衣遞給趙祥明,隨后自己又穿上一件。
其他人相互看了看,沒敢說話。
還剩一件鉛衣,大家也沒臉去拿。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冗余,一旦出事,穿鉛衣的就要忙起來,還是留一件的好。
趙祥明披上鉛衣,覺得這玩意簡直太沉了。再加上鉛裙和其他護具,連走路都費事,更別提要做精細的手術。
做介入手術的這幫人真是好體格子!
“金院,我記得你們最開始做介入手術的循環內科張春芳張主任現在退了吧。”
“提前退休的,被南方醫院返聘去了。”金榮燦有些遺憾,“張主任的水平很高,據說她去的是山中的一家附屬醫院,帶著整個團隊直接空降。”
“可惜張主任走了之后我們這面的技術水平倒退了至少5年。”
“張主任能干,當年她披著鉛衣熬下來,算是有心氣,有本事。咱們經濟還是落后,給不起那么多錢,留不住人才啊。”
趙祥明掂量著鉛衣,嘴上贊道。
至于張春芳去哪,跟他沒什么關系。這些年江北省走的人還少了?
哪家大型三甲醫院不被挖走千八百人的,還都是35-45歲的臨床實打實的骨干力量。
想想有些心疼,但卻沒什么辦法。
披上鉛衣,幾人走進手術室。
氣密鉛門關閉,把手術室里外隔成兩個世界。
“手術還是要多小心一點,以后的趨勢應該是連腹腔鏡都要少做。開刀的話,能比腹腔鏡少花不少錢。”
羅浩對面,助手在閑聊著。
他似乎沒注意到兩個院長走進來,低著頭拉鉤,羅浩在開刀。
“腹腔鏡已經很成熟了。”
“成熟不重要,少花錢,治好病是一把鑰匙。青霉素,幾塊錢一支,國外青霉素老貴了。”
“害。”柳依依披著鉛衣站在患者頭側,眼睛盯著監護儀和呼吸機上的數值,也沒看見身后誰進來,“我聽人說,國外都不做皮試,國內的純度不夠?羅教授,是這樣么?”
“不是。”羅浩直接給了一個篤定的答案后隨即沉默下去,專心手術。
“青霉素有很多種,主要是側鏈的不同和青霉素上非常重要的3個手性碳結構造成的。
只有這三個碳原子以2s5r6r的形式存在,才會有消炎的效果,其他不同構型的青霉素,不但沒有消炎的效果,還會在人體中代謝出致敏的成分。”
“正常情況的青霉素,在常溫下會發生水解和重構,也就是說你生產的青霉素,即使是100%純度,在室溫下也會產生雜質并慢慢生成其他類型的青霉素。
這個過程需要通過冷藏來避免。”
柳依依一怔,是這樣么?
雖然是麻醉醫生,但柳依依還真就不知道青霉素的藥理學深層次上的知識內容。
別說是柳依依,即便是換藥劑科主任過來,也說不到羅浩這么詳細。
“主要起作用的青霉素g,醫學證明人類幾乎不對其過敏。
造成過敏的是生產,運輸過程中,以及注射到體內后的水解過程的產物和其他手性結構的青霉素的代謝產物,這些產物在人體中會和賴氨酸結合變成致敏原,也就是其他答案里面的雜質。”
“理論上講,只要全程冷鏈運輸再加上保存,只要花大價錢,肯定不需要試敏。”
“不對吧,我還見過皮試沒事,點完就過敏的。”柳依依爭論到。
“那是輸液的時候出現了變化,這種情況很少見。”
趙祥明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