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大一院這么高端么?
一般外科手術臺上,大家閑聊一下是正常的,要是沒人閑聊,那就意味著出了大事。而閑聊的內容,幾乎都是開車,跑跑黃腔,這都是人之常情,大家喜聞樂見,誰都別站到道德的制高點上呲別人。
可助手和麻醉醫生在聊青霉素的藥理學,這也太高端了一些。
趙祥明心中百味陳雜。
“你以為國外不做皮試就可以了?點完滴后觀察3個小時,沒事可以回家,但觀察費用是要交的。如果過敏,那恭喜醫院,會有一筆不菲的搶救收入。”
“……”柳依依沒出過國,不知道國外什么情況。
“國內講普惠,花一千多的掛號費就能看見世界上最頂級的醫生,這在其他行業內是不存在的。你看雷軍,賣車的時候開個門就被大家稱贊。”
“你話太多了,少說點。”羅浩淡淡說道。
他的助手瞬間閉上嘴。
“羅教授,緊張了?”柳依依問道。
“沒有,都扯到雷軍上去了,我的車被撞完了后送去修,準備把后備箱改成透明的,和小米sun一樣,等柴老板開年會來釣魚,送他一份大禮。”
“開車在中央大街炫耀釣上來的魚?!”柳依依笑道。
“不至于中央大街,其他地兒也可以。總之呢,越多人看見老板越高興。”羅浩道,“準備。”
助手抬頭,轉身。
就在他抬頭的一瞬間,趙祥明渾身寒冷,血液都像是瞬間凝結了一般。
羅浩的助手戴著一副墨鏡,轉身的動作有些滯澀。
他不是他,而是它!
機器人,羅浩竟然用機器人當自己的助手!
器械護士不在,器械臺上放著一個箱子。
羅浩的助手打開箱子,從里面取出來一個圓柱狀的東西,放在患者的腹腔內。
與此同時,羅浩、柳依依和楊靜和轉身,看見身后的人,羅浩微微頷首,隨后來到手術室的角落里。
“小羅,這是?”
“有放射線,要用機器固定放療線光桶。所以帶它上手術,讓它直接固定就可以。”
“機器人?!你用機器人放?”
“是啊,動作沒什么難得,難點在于放射線劑量不小,對術者有傷害。雖然一次兩次沒事,可要把這種術式鋪開,就要考慮放射線對術者造成的傷害。”
“戴鉛手套是可以的,可是吧,鉛手套笨拙,還不如讓ai機器人來放置。沒問題的,我在一邊看著,有事兒我第一時間修改位置。”
手術室里參觀手術的人全部陷入沉默。
尤其是趙祥明,他知道羅浩在醫大一院搞科研搞的風生水起,但沒想到這么快就應用在臨床,還是這種術中放療的高端術式。
更是應用了ai機器人來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正常需要一個機械臂或者其他東西,但咱不是有機器人了么,讓它拿著光桶直接放療就可以。”羅浩見沒人說話,便又換一種方式重復了一遍。
趙祥明感覺腦子里嗡嗡作響。
他才意識到一點——剛剛和麻醉醫生聊青霉素過敏問題,最后引申到普惠醫療這種本源問題的“人”,竟然不是人,只是一臺機器人。
要不是轉身的動作略有生澀,光是對話的話自己還真就看不出來。
“羅教授,語音對話現在都發展到這種程度了么?怎么我車里的語音識別總是有問題呢。”趙祥明問道。
“趙院長,這是最簡單的。家里的小愛同學什么的不是10年前就有了么。”
“有是有,可是不好用啊。”
“那是因為沒有必要,智能家居總要利潤,我這是科研,在這方面不要求利潤,都上最好的。”羅浩微笑。
他沒看趙祥明,眼睛死死的盯著機器人。
機器人手里拿著放療線光桶,光桶是鉛制的,有些重量,但在機器人的手里像是一張紙似的。
它拿著放療線光桶放在某個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