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是廣州的文學刊物,今年3月創刊,11月這期是總第三期,三期就把發行量干到了37萬,確實可以說一聲恐怖如斯了。
魏明巡邏的時候見陳健功那里有一本,就借過來看了看,一看,嘿,又有這老小子的一個短篇《流水彎彎》。
這家伙似乎也到了創作的高峰期,每個月的雜志上都能看到他,還都是大刊。
不過《花城》的發行量這么高陳健功的這個短篇倒不是主要原因。
魏明在目錄上看到了一個未來的諾獎得主的名字,不知是不是他引爆了銷量。
另外《花城》無論是從封面設計還是里面的排版風格,跟北方這幾個比起來都要時尚不少,非常賞心悅目。
還有人家除了傳統的,詩歌,散文外,還有海外風信、香港通訊兩個單元。
這些海外文學信息和海外咨詢對國內的讀者也有很大吸引力,這就是老牌開放城市的視野了。
其實在《二牛》證明自己的硬實力后,《十月》《花城》《鐘山》都對魏明發過約稿信。
不過《牧馬人》給了《當代》,暫時他還沒想到寫什么嚴肅文學,醞釀中的那個長篇也覺得自己尚且還把握不住。
所以他現在開始寫通俗文學換腦子了,每天寫完一段還會在宿舍里講一講,聽一聽目標人群的意見。
趙德彪覺得主角太慫,還怕老婆,沒有自己威風,但明哥說小媳婦是照著燕子寫的,而且使用的武功都是她擅長的蛇拳和雙劍,他頓時覺得那沒問題了。
梅文化則覺得這些角色的武功不如什么降龍十八掌、北冥神功這些聽起來威風,不過在細節上的刻畫卻能讓人熱血沸騰。
魏明在寫打戲的時候是借鑒了網絡里國術流的描述方式,在調動情緒方面確實更強一些,而且有理有據,仿佛普通人真的能練成,有種難辨真假的的夢幻感,而且……
“我這是低武,你說的那個可以等以后寫高武的時候再說。”
不就是寫的玄乎一點嗎,不是什么難事。
喬楓倒是很喜歡,反清復明這樣的故事他最喜歡了,而且幾個少年都很勇敢聰明正義,他覺得這是年輕一代需要的品質。
第二天喬楓又要進城了。
魏明覺得有些古怪,你們兩口子什么時候這么膩乎了,恨不得一個星期見三回。
楓哥是隊長,不用上夜班,除了周日要想進城他就要動用休假了,這是不打算過年了?
不過人家兩口子的事他管不著,估計著朱霖那盤磁帶聽得差不多了,于是魏明又托楓哥幫自己把一盤新磁帶給霖姐送過去。
一個月兩盤十塊錢,她應該能受得了吧。
“啊,受不了了!”
隨著穆蓉的一聲吶喊,喬楓徹底平靜。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把還在發聲的錄音機關掉。
錄音機是借同事的,聽說喬楓帶了一盤魏明給朱霖的外國音樂磁帶,兩人就想聽聽這音樂到底有什么魔力。
然后伴隨著激昂的《kungfufighting》,兩人激情上壘。
這是隨著李小龍在西方大熱而誕生的一首年度神曲,銷量高達1100萬張。
雖然聽不懂歌詞唱的啥,但喬楓感覺自己更有勁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