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明松了口氣,又道:“不過我希望魏作家你能親自改編這個本子。”
其實他不提,魏明也會這么要求的,這筆劇本稿費他也舍不得拱手讓人啊,畢竟是準備買房的男人。
“這個沒問題,吳導你也可以說一下對劇本的具體要求。”
之后兩人又談了幾分鐘,當魏明打完電話走出招待所,突然發現天上開始飄起雪花。
三月中旬,魔都竟然開始下雪了,不過并不大,飄了幾朵小雪花就停了。
魏明突然想到龔樰名字的由來,她該不會是三月的生日吧?
可惜自己沒法直接聯系她,只能回頭寫信詢問了。
隨后魏明來到了上影廠,找謝進導演聊了聊,了解了一下《牧馬人》的進度,并參觀了在攝影棚內搭的景。
不過對于謝導想拍《放羊班》這件事魏明沒有松口。
他的出現引起了上影廠不少演員的關注,起初還以為是演員呢,后來還是宋崇導演宣揚了一下:“是作家,魏明魏作家!我們在文代會上見過。”
而且還有照片為證呢!
包括張渝在內的幾朵小花眼睛都亮了,大名鼎鼎的魏明竟然這么高大帥氣呀!
魏明這次來其實并不是特意來看謝導的,當然也不是看女明星的,而是想看一看上影廠保留的建國前的紀錄片。
除了文字資料,視頻資料也非常重要,而且更加具象化。
雖然中國第一部電影是在燕京拍的,不過華語電影的第一個繁榮期是在魔都,包括香港的邵氏最早也是從魔都起家的。
很多建國前魔都電影人拍攝的影像資料最后都隨上影廠的建立而被上影廠珍藏了起來,也包括很多紀錄片。
如果不是有謝進在上影廠的威望,哪怕魏明是個有些名氣的作家估計都很難獲得觀看機會。
得知魏明是為了寫新作品,謝進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他們首先看了一批淮海戰役時期的紀錄片,不僅有我軍方面拍攝的,還有國軍視角,那是打贏之后繳獲的。
通過這些紀錄片,劉帥、粟大將、杜聿明、黃維、邱清泉等人物在魏明眼里都鮮活形象了起來。
他開始思考要把哪位大人物寫進故事里,創作的時候要如何進行刻畫。
中間換膠片的時候謝導對魏明道:“要說那個時期的紀錄片,其實北影和長影也不少呢,比如遼沈戰役,長影廠可是全程參與拍攝的。”
魏明點點頭:“我會去的。”
尤其是長影廠,45年就成立了,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也意味著他們擁有最全的解放戰爭時期的影像記錄。
不過自己在長影廠沒什么人脈啊,也就雪姐跟他們合作過。
在上影廠看了一天的紀錄片,魏明記了很多東西,收獲滿滿。
當他剛準備離開的時候,謝進導演的辦公室有人打電話過來。
謝導讓魏明等一下,等她說完,才對魏明道:“是小龔的,你要不要聊兩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