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公寓樓下,魏明的摩托車后面綁著一個鼓囊囊的蛇皮袋子,恰好被下樓買菜的吳作人夫人蕭淑芳女士看見了。
“小魏你這是?”
“蕭阿姨,妹妹要開學了,我送她去報道。”
“北大哪個系來著?”身為近鄰他們兩口子早就知道魏明的親妹妹是個天才了。
“北大數學系。”魏明笑著回答,并不出所料收獲了蕭淑芳的贊揚肯定。
“學數學的都是天才里的天才,真看不出來,那么小的一個小女孩,估計比咱們一層樓加起來都聰明。”
“蕭阿姨你再這么說她估計就要膨脹了。”魏明哈哈笑道。
樓上許淑芬還在催小紅快一些,她還有些東西要收拾,云云也在,特意請了半天假陪小紅入學。
自己這輩子是沒希望上大學了,就跟表妹體驗一下入學是什么感受吧。
因為他們四個人只有一輛摩托車,兩輛自行車,且許淑芬不會騎自行車,所以她坐兒子的摩托車。
母子倆先走一步,小紅和云云在后面慢慢騎,反正也不遠,半個多小時肯定能到。
路上自行車還是最多的,魏明問老娘:“娘,要不我也給你買輛自行車吧。”
許淑芬本心是很羨慕騎自行車的人,在農村有輛自行車是很值得自豪的一件事,不過又心疼錢。
“不要了吧,我又不會騎。”
“不買一輛怎么能會騎呢,就這么說定了,這樣以后你去四合院種菜就更方便了。”
老娘不再拒絕,臉上掛著笑意:“那就買一輛二手車吧,等你爹過來了他也能騎。”
這次魏明走的西大門,和去年第一次來的時候一樣,一晃眼,重生已經一周年了,真是個可喜可賀的日子。
到了地方跟西大門的門崗同事打了聲招呼就把車停了下來,等著小紅她們。
等待的過程中陸續有新生從這里走進去,但不多,基本都是當地學生,有家長陪同。
今天是入學第一天,大多數外地新生還在路上呢。
而有些老生來的就比較早了,比如劉振云,兩天前就跟郭見梅同學一起返校了。
魏明娘倆在西門遇到了從外面回來的他們倆,去年這個時間這個地方,也是他們倆,就是魏明的爹變成了娘,交通工具也變了。
魏明是騎摩托車,而劉振云是自行車。
“行啊老劉,終于舍得買自行車了。”魏明打趣著劉振云。
劉振云心疼不已:“誰讓你不把車賣給我,只能買別人的,花了我80塊錢呢。”
這是返校后剛買,跟女朋友試車呢。
“聽說你發表了,不差這點錢吧。”魏明笑道。
憋了一個暑假,一直搞評論文章的劉振云終于發表了自己第一篇收獲稿費的,農村題材,在他們當地的市級報紙上,一萬多字,正好賺了80塊錢稿費。
“你咋知道的?《人民日報》也說這事兒了?”
這家伙還是這么有意思,魏明:“我看《新聞聯播》看到的。”
其實是有一天魏明在大街上碰見了梁左帶著弟弟妹妹出來玩,聽他說的。
因為兩人都是魏明的朋友,劉振云跟他梁左師兄關系日益密切,成功發表后就寫信跟他顯擺,還把登載的那份報紙也寄了過去。
梁左回他:我把你的文章謄抄了一遍,說是我寫的,讓我媽看了看,她說讓我再練練。
聽魏明說完,劉振云不服氣道:“我還有一份報紙呢,你給我看看,我覺得沒那么差吧,諶老師肯定是以為自己兒子寫得,所以不客觀了。”
魏明:“不急,等會再看,我還等我妹呢。”
郭見梅驚喜道:“小紅真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