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頒發優秀短篇獎的時候魏明因為不在燕京沒能參加,這還是他第一次親身領文學方面的大獎。
他整個人還有些恍惚,不過也能看到臺下鼓掌的同行們眼睛里有一絲羨慕。
年僅20歲,就從全國這么多優秀作家和作品中殺了出來,前后兩年奪取全國優秀中短篇獎。
這也就是沒有全國性質的優秀長篇獎,要不然說不定還得有他。
魏明五人得了一等獎,接下來馮驥才的《啊!》,劉紹棠的《蒲柳人家》,張抗抗的《淡淡的晨霧》,蔣子龍的《開拓者》,宗璞的《三生石》,路遙的《驚心動魄的一幕》等十部作品斬獲二等獎。
每個作家最多只有一部作品獲獎,哪怕魏明《牧馬人》也同樣影響力極大,也只一部作品獲獎。
值得一提的是,這15部作品里,《收獲》憑借六部作品冠絕當場,《十月》有五部作品,也相當強悍。
而同為四大名旦的《花城》則沒有作品獲獎,這可能也跟《花城》遠在廣州,鞭長莫及有關。
而且這15部作品大部分都跟那十年有關,哪怕魏明的《放羊班的春天》也是那個時期的故事,有點“國家不幸詩家幸”那個意思了,那真是一個巨大的素材寶庫,不過這個寶庫限時開放。
這個評獎結果會隨著《人民文學》四月刊公布,而下一次評選全國優秀中篇的時間節點是1981~1982年,兩年一屆。
當走出作協的時候,諶榮大姐還跟魏明打聽,他接下來有什么創作計劃。
魏明想了想,西影廠的吳天明說要改編《古今大戰秦俑情》,后來沒了動靜,那接下來他大概率會寫寫之前就承諾了《科幻世界》的那部恐龍科幻了。
不過這部大概率不會放在“魏明”這個筆名下面,至于“魏明”寫什么,他暫時還真沒什么想法。
一部《人間正道是滄桑》確實耗費了他太多心血,那多人物,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死亡,寫的人都麻了,接下來可能還是會多寫一些游戲之作換換腦子吧。
對了,要去香港了,要不再來兩個劇本或者寫點歌試試水?
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呢,可以慢慢想。
中午在外面吃了個飯,下午魏明才慢悠悠回到北大,并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寫下了“侏羅紀公園”五個字。
從琥珀里的蚊子身上獲取恐龍基因,從而復活恐龍,這并不是什么新鮮創意,國內外都有人寫過。
比如我國科幻作家鄭文光在1980年就寫過一篇復活古生物的科幻——《史前世界》,另外他還寫過恐龍相關的《侏羅紀》。
其實《侏羅紀公園》最富創意的地方其實是“公園”兩字。
現在動物園在國內大中城市已經越來越普及,國外更不必多說,一般動物園能有個獅子老虎長頸鹿就算不錯了,如果能有一只大熊貓更是能點燃游客的觀光欲望。
可如果這家動物園里有已經滅絕的史前巨獸恐龍呢?
而且這家動物園被放在一個島上,島上全都是各種各樣的恐龍,在新奇之外,必然還伴隨著另一個要素——危險。
一定程度上,《侏羅紀公園》也可以視作一部恐怖,主角團隨時都面臨著來自巨獸的生命威脅。
之前魏明已經看過不少恐龍相關的圖書,有北大的,也從燕京圖書館找過,還有梅琳達給自己寄來的國外相關書刊,光筆記本他就記錄了大半本,有各種恐龍的數據和習性。
這些積累讓他可以直接開干,沒有一絲絲猶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