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樰眼睛都哭腫了,這段時間她完全把自己代入到荷花的悲慘遭遇上,身上憑空冒出了洶涌的母性。
她不敢想象,如果將來自己十月懷胎有了一個孩子,卻被魏明強行帶走跟朱霖一起撫養,自己可怎么活。
龔樰當晚也給魏明寫了一封信,講了很多內心戲,但又讓他不必回信,因為導演已經收集到了足夠的素材,接下來他們要去蘇北體驗生活,住在什么地方還不確定。
當在成都火車站跟龍小洋分開的時候,龔樰還在報刊亭問了一下有沒有最新的《收獲》。
“同志你問的不巧,明天一早《收獲》就能到貨了,現在還沒有。”
“哦,那好吧,我明天到站后再買吧。”龔樰遺憾道。
賣報的還多嘴問了一句:“是想看《人間正道是滄桑》?”
龔樰“嗯”了一聲,雖然她想看魏明的備用稿不是什么難事,但更想支持一下銷量。
上一期《收獲》靠著這部長篇連載的火爆發行了100萬冊,但那并不是《收獲》的極限。
她當然希望這個極限能被自己的小男人沖破。
《收獲》編輯部以及魔都文藝出版社也懷著這種希望,但做事不能太極端,首發量搞得太多,萬一讀者因為第二部講的是老生常談的抗日故事,沒有第一部黃埔軍校劇情討喜,那可咋整。
所以最終確定首印數量為100萬冊,跟上一期最終發行量持平,而這已經是國內文學刊物最高的首印記錄了。
但同時出版社和印刷廠商定好,給他們預留好出版材料,隨時做好加印的準備。
萬一呢,魏明筆下的抗日故事就是更吸引人呢。
畢竟魏明之前就曾寫過一個頗為特別的抗日故事《二牛》,因其獨特的風格而深受喜愛,而且還被西影廠拍成了電影。
在《收獲》三月刊正式發行前一天,魏明收到了一封來自西影廠吳天明的來信。
信中他遺憾地說明了把《古今大戰秦俑情》電影化過程中的阻力,又是長生不老藥,還有人活到了現代,這太不唯物主義了,從上到下都不建議他拍這部電影,他只能暫時停下開發這個項目的步伐。
魏明對此完全理解,一部《神秘的大佛》現在能不能上映還沒個準信兒呢,《古今大戰秦俑情》確實太超前了。
最后吳天明也說了一個好消息,《牛與牛二》已經通過審查,開始灌制拷貝了,四月份就能全國上映。
魏明很欣慰,自己的第二部電影就要面世了,雖然無論拍攝前后社會上的關注度都不高,不過這部電影不僅有自己,還有父親參與其中,回家后他當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老魏。
老魏嘆息一聲:“也不知道牛大牛二小強它們仨怎么樣了,還真有點懷念它們的味道。”
“牛大牛二小強?”
“就是劇組那三頭奶牛啊。”
“為什么第三個不叫牛三?”
老魏:“因為它特別犟,脾氣倔,我就叫它小強了,一般情況下都是牛大牛二在拍戲,它就是混飯吃呢。”
“那它們的味道又是怎么回事兒?”
“我是說牛奶的味道。”
沒想到老魏在劇組的時候還有這種待遇,牛奶管夠。
第二天,魔都。
新銳作家王安憶還沒收到《收獲》的樣書,但她迫不及待跑去書店買這一期的《收獲》,因為她第一次在《收獲》上發表,一個中篇《尾聲》。
沒想到自己起得這么早,竟然還是遇到了排隊長龍,而且可恨的是前面竟然還有人一下子買了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