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神翻譯和神助攻
魏明就是靠兩篇英文童話故事在海外闖出一片天地的,自然明白一個好的英文譯本對文學作品的重要性。
前世《三體》能夠名揚海外,和劉宇昆的翻譯也分不開關系。
一部作品要進行翻譯通常有兩種情況,像《三體》這種以中文為母語的譯者。
還有就是像《獅子王》梅琳達這種,以目標語為母語的作者。
兩種情況各有優勢和側重。
以中文為母語的譯者更能理解原著的語言精妙之處、文化內涵、歷史社會背景、作者風格和意圖等等,更能把握原文的精髓。
但譯文可能在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語感、修辭和當代性方面稍遜一籌,有時會顯得有“翻譯腔”,不夠自然流暢,靈活性上可能不如目標語是母語的譯者。
其譯作有時在目標語市場可能面臨更高的接受門檻,影響銷量。
而以目標語為母語的譯者,對目標語言的語感、習慣用法、文化背景和當代語音演變的掌握更精準,能確保譯文讀起來流暢自然,符合目標語讀者的閱讀習慣,有利于作品的海外市場推廣和傳播。
當然因為文化隔閡可能會對原著產生一些誤解和簡化,無法原汁原味地把原作推向海外。
最理想的模式應該是由一位精通中文的外國翻譯家和一位精通目標語的中國翻譯家合作。
或者是在兩國都有豐富生活經歷的華裔雙語者來翻譯,劉宇昆其實就屬于這種。
而夏老提出的楊憲益和戴乃迭就是這樣的翻譯黃金組合。
楊憲益先生是中國人,畢業于英國牛津大學,他的妻子戴乃迭是英國人,在牛津大學讀書的時候認識了楊憲益,并隨他回到中國定居生活。
自19世紀末以來,與外文中譯的繁盛景觀形成鮮明對比,中文外譯一直就顯得勢單力薄。
在梁實秋先生的建議下,兩夫妻專門從事將中國經典翻譯成英文的工作。
看看他們的作品就知道兩人的段位了。
《老殘游記》、《離騷》、《長生殿》、《儒林外史》、《關漢卿雜劇選》、《聊齋故事選》、歌劇《白毛女》、話劇《屈原》,以及包括《中國小說史略》、《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野草》在內的多部魯迅作品。
哦,最近他們夫妻歷時數年完成的《紅樓夢》英文譯本也正式出版了。
這可以說是《紅樓夢》英文譯本里最經典,影響力最大的兩個譯本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版的《紅樓夢》英文譯本。
可以說他們夫妻翻譯的作品除了中國古代經典作品,近現代的只有魯迅作品。
能請動這兩位翻譯魏明的《人間正道是滄桑》,魏明相信,如果不是自己前面搞出的那些事情,在國內外有如此大的聲望,外文出版社肯定不會這么上心,把這兩位請了出來。
以他們二位的年紀,怕不是翻譯完這個大部頭就得退休啊。
魏明對夏老表示了感謝,他還有工作要忙,秘書帶著魏明出去見了一下這次帶隊的版權局副局長劉杲。
他今年50歲了,年富力強,后來直接參與了中國著作權法體系的建立和中國加入世界版權公約的進程。
劉副局長跟魏明握了握手,得知魏明被麥克米倫出版社邀請去法蘭克福,他非常感慨。
“其實這種邀請作家親自去書展闡釋自己作品的方式很有必要,之前我也參加過幾次法蘭克福書展,很多國外作家都會親至,并受到熱捧,只不過出國一趟的開銷太大了,我們承受不起。”
像魏明他這次出國的開銷都是自己墊付,然后麥克米倫出版社報銷。
“那這次一共多少人啊”魏明問。
“包括你的話是八個人,”王副局長道,“版權局一個,圖書貿易公司一個,外文局兩個,其余就是幾家大型出版社的代表了,我們要先去香港,那里還有三聯書店和國際書店的兩位同志,一共十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