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星停好車之后,周奕帶著兩人去法醫室。
他早上來了后就去法醫室看過一眼,宋義明在,不確定他是一直沒走,還是比自己來得還早。
周奕隨口問了一句才知道,秦北海不是從省城過來,而是從隔壁的武光市來的,至于具體原因他沒多問,想必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簡單聊了兩句后,秦北海對周奕說:“你們謝局私底下跟我說過,你是顆好苗子,不過我有一點小小的建議,不知道你要不要聽。”
周奕聞言,立刻表情認真地回答:“秦老您說,我洗耳恭聽。”
“如果有精力的話,你可以在學業上繼續深造一下。雖說省警高也很優秀,但如果你想將來走得更遠,學歷上的不足很可能會成為你的一個掣肘。當然學歷是硬指標,但更重要的是學習,要與時俱進,有天賦是好事,但只有把天賦和理論以及實踐結合,你才能站在更高的地方,一覽眾山小。”
秦北海語重心長地說:“《論語》里那句話怎么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秦北海的短短幾句話,讓周奕頓時感動不已,而且很震撼。
因為說實話,自從重生以來,他并沒有想得那么復雜和深遠。
他只是想著用自己的優勢來救人,想著不讓那些兇手再逃之夭夭,不讓那些死者死不瞑目。
而且他骨子里其實是一個傳統而內斂的人,他并沒有多少野心,想著要不斷往上爬。
有些人天生有這種本能和欲望,并以此作為明確的目標。
但周奕不是這樣的人,他甚至會隱隱有一種,如果利用自己重生的優勢而往上爬的羞恥心。
其實從本質上而言,是因為他這種思想,就不是一個領導者、管理者的思想,而是一個執行者。
這可能和他上一世的經歷也有關,因為上一世他并沒有多少爬的機會和空間。作為一個沒背景、沒學歷的基層出身的小警察,那已經是他這類人能到達的極限了,也許沒有那件事的話,他到退休還有十八年,還能再往上爬一爬,但終究這個高度是有限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周奕原本的格局,限制了他的思維。
也因此他壓根就沒有想到過現在還要去提升自己的學歷,他覺得自己能從派出所走到市局,于上一世而言就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但秦北海不同,秦北海幾乎就是建國后最早那批法醫。是從國家百廢待興、技術落后的環境下一步步披荊斬棘,一點點乘風破浪,硬生生劈開一條路的人。
無論是眼界、地位和格局,都是最高的那一撥人。
當他從謝國強口中聽到周奕這個人在案件中的突出貢獻時,他并感到不驚訝。但是當他得知周奕是個剛畢業半年,且一個月前還在派出所工作時,他就記住了這個名字。
人才他見太多了,要么是從小就優秀到大的天之驕子,要么是摸爬滾打厚積薄發的。
像這種年紀輕輕,卻突然一鳴驚人的,實在少見。
所以他給周奕的這個“小建議”,也相當務實。
周奕鄭重其事地向秦北海表達了感謝,不僅僅是一位長者對他的教誨。
更是因為秦北海的幾句話,就解了之前一直困擾他的一個問題。
因為只有往上爬,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才能更好的利用自己重生的優勢,拯救更多人。
現在的他,只能孤軍奮戰,與那些尚未發生的罪惡斗智斗勇。
但如果將來能調動更多資源,能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就能帶著更多人作戰。
更不需要所有事都要去考慮,該怎么合理解釋才行。就像倪建榮,他作為宏城刑偵支隊的一把手,除了謝局之外,他完全不需要向下面任何人做出解釋。如果是周奕站在這個位置,有些案子,他只需要一句“根據秘密線報”,就能調動警力,把罪惡扼殺在搖籃里。
正像秦北海說的那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秦北海的話,讓他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