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偉?”潘宏杰有些不解地問。
周奕說:“是這樣,之前我向唐老師請教過關于尸體僵化方面的知識,唐老師認為以那個機井的大小,把李有強的尸體塞進去可能有一定難度,因為人死之后會有尸僵現象出現。”
“但是死亡時間超過七十二小時這個節點后,尸僵就會完全消失。所以唐老師認為比起死亡后立刻拋尸,尸僵完全消失后再拋尸到機井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潘宏杰有些驚訝,喃喃自語道:“之前怎么沒聽她說過?”
“我剛才聽陳警官提到,說那人把車送過去后要求深度清洗。汽車深度清洗不光會清洗表面,連內飾都會一并清洗,把車送過去這人這么做肯定是有目的的。”
“但這個目的顯然和小丘山公園里的那兩具尸體無關。”
周奕這話引起了潘宏杰的好奇,“為什么無關?也許是為了清理搬運尸體過程中留下的痕跡呢?”
“如果殺害那兩人的兇手如此謹慎的話,不可能不會發現車身上的劃痕,那第一時間不應該是先補漆遮掩痕跡嗎?而且直接把車扔在修車鋪,也不符合邏輯,反而更容易暴露自己。”
潘宏杰沉吟不決,他覺得周奕的話有點道理,但又好像缺點什么。
“潘隊,我們現在假設一下,如果小丘山公園的兇手是付大慶和李有強的話,你覺得可能性有多大?”
“按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至少不低于百分之七十吧。”潘宏杰回答道,因為那把藏刀就是最有力的證據,那把刀不論以什么形式出現在那里,這兩人都脫不了干系。
“好,我們先拋開李付二人和這對死者到底是什么關系不提,單說那個把車送去清洗的年輕人。潘隊你覺得這人是他們倆的同伙的可能性有多大?”
潘宏杰摸著下巴說:“這個還真不好說。李有強在安遠沒有社會關系,付大慶倒有,但目前排查下來都是五年多年的舊關系了,并沒有重新聯系過。照這么看來,不是同伙的可能性更大些,因為合謀殺人這種事,通常是需要牢固的關系來維系的,否則很容易會相互猜忌。”
“潘隊你說得沒錯,那這個人不是同伙,要么是在路邊撿到或者偷來的車,但這和洗車棄車這個行為不符。要么就是和李付二人有一定關聯的人,總之不可能是憑空冒出來的一個人。”
“然后再說回李有強拋尸這點,機井的位置地處偏遠,那就存在兩個因素。第一,必須得有合適的交通工具來轉移尸體,汽車無疑是最合適的。第二,這個機井的位置,不是安遠本地人知道的可能性非常小。”
“之前我們分析過付大慶殺害李有強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但現在我們假設,就是付大慶殺人滅口,他為什么不選擇把李有強的尸體也埋到小丘山公園里呢?那地方他熟啊,何必舍近求遠把尸體扔機井里,徒增風險。”
潘宏杰這時候已經不說話了,完全在聽周奕分析案情,連連點頭。
周奕說:“而且還有一點,之前唐老師分析過機井拋尸是在尸僵完全消退后進行的可能性更大,這就需要先冒風險把尸體藏匿或者保存兩三天。在這種情況下,都不選擇去小丘山公園埋尸,說明這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拋尸到那個機井,而不是山上。”
“所以這充分證明了,前后兩撥兇手,根本就不是同一伙兒人。然后我們再繼續假設,假設李有強被害之后,兇手就是利用這輛車把尸體運過去進行拋尸的,拋尸之后,兇手在考慮怎么處理這輛車時,發現因為尸體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腐爛,而在車里留下了一些痕跡,那他會怎么做?”
到這里,潘宏杰已經知道周奕分析的方向了。接話道:“兇手會清理尸體留下來的痕跡,然后再把車給處理掉。”
周奕點點頭:“沒錯,丟給修車鋪是最省力的辦法,而且這輛車跟后面這個兇手沒有任何關系,怎么查都查不到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