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萬萬沒想到,黃老板居然直接跑路了。
起先他和村民們對此高興不已,因為黃老板跑了,那整個采石場就都是西坪溝的了,這是再好不過的事。
可很快,大伙兒就發現,石頭還是石頭,他們壓根就不知道怎么把石頭變成錢。
吃不完的金山銀山,一夜之間又變成了一座破石頭山。
這次失敗,讓苗東方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于是他開始想方設法地找人來接盤西坪溝的采石場,一來是得有人來把后山的石頭變成錢,二來是他和村民們都篤信這個采石場有一半是他們的。
可找“接盤俠”這個過程并不容易,這地方生意人本就少,還得是愿意接這個采石場的。
苗東方說自己為了這件事,四處奔走,嘔心瀝血。
因為在村民們看來,這就是他的責任,他自己也覺得,這是他這個村長應該替大伙兒解決的問題。
但他本身也沒什么人脈,所以找得非常艱難,客沒少請,酒沒少喝,笑臉沒少陪,但最后卻是屢屢碰壁,自己往里還搭了不少錢。
這期間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外地的富商,對采石場表現出了一些興趣,也具體深入的聊了一些事情。
結果當他把黃老板的字據拿出來,表示這采石場也有他們村子的一半時,那個富商瞟了他一眼,然后就再也沒提這件事。
吃完飯,富商嘴里說著過兩天就去現場看看,但后面他就再也沒見過這人了。
苗東方這才意識到,自己不該這么著急就把那張字據拿出來。
包括之前對黃老板,也是操之過急,用力過猛了。
在一次次的吃癟過程中,他慢慢的吸取教訓。
一晃,就過了快兩年。
后山徹底荒廢了,西坪溝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甚至比以前還窮。
因為很多人已經沒心思種地了,嫌錢少,嫌來錢慢。
他這個村長的威望也跌入了谷底。
然后,馬偉昌就出現了。
苗東方急于找接盤俠,馬偉昌又急于找賺錢的生意翻身,兩人自然就一拍即合了。
不過這次,苗東方學乖了,不該說的他一句都不說。
在馬偉昌來考察的時候,他還專門叮囑村里人,表現得特別民風淳樸。
讓馬偉昌賓至如歸,覺得這地方的人都特別熱情善良好說話。
還把黃老板塑造成了一個無良商人。
最終,馬偉昌決定接下了西坪溝的采石場生意。
這個時候的苗東方其實已經了解到了,采石場的權利到底是怎么劃分的。
地不是村里的,而是國家的,是需要向縣里申請承包的。
采石場的經營權是歸承包人所有的,跟村里人也沒半毛錢關系。
所以黃老板當年寫的那張字據,其實一文不值。
時隔了兩年他才明白過來,黃老板也知道這張字據沒屁用,他之所以這么爽快地立下字據,不是他苗東方的功勞,而是黃老板為了脫身故意給了他們一張口頭支票。
轉頭人就跑路了,也不是這個黃老板太慫,而是這個生意人太精明了,他看穿了這群村民的真實嘴臉,所以立刻止損跑路,防止更大的損失。
但他沒把真相告訴村里人,因為他知道,如果說了,村里人只會怪他這個村長沒本事。
他不能丟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