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過后,郭館長的目光緩緩地從趙四海身前挪開,然后看向了大領導。
此時的大領導,臉上同樣浮現出怒容,他的眉頭緊緊地皺在一起,似乎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不滿。
大領導注意到了郭館長的目光,他轉過頭來,眼神犀利地盯著陳秘書,嚴肅地說道:“去把參與這件事的人都給我抓起來,一個都不能漏掉!我要親自過問這件事,傳國玉璽已經流失了幾百年,如今竟然在這里出現了,如果不能將它找回來,那就是我們的失職!”
陳秘書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應了一聲,轉身快步離去,去執行大領導的命令。
等到陳秘書離開后,房間里的氣氛稍稍緩和了一些。趙四海這才戰戰兢兢地開口,小心翼翼地問道:“大領導,那個印章……它真的是傳國玉璽嗎?我買的時候才花了五塊錢啊……”
大領導看了一眼趙四海,然后將目光轉向郭館長,說道:“老郭,你給趙師傅講講吧,我對這些文物也不是很懂。”
郭館長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開始給趙四海講述整個事情的經過。
原來,那天郭館長去大領導家做客,閑聊間,大領導說要去廚房看看飯菜準備得怎么樣了,郭館長便也跟著一起去了廚房。
就在他在廚房里四處打量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放在角落里的一疊紙。
郭館長好奇地拿起其中一張看了看,突然,他的眼睛被紙上的一個印章吸引住了。
這個印章看起來異常逼真,仿佛在就像真的一樣。
然而,由于傳國玉璽的仿制品實在是多如牛毛,郭館長起初并未對它太過關注,僅僅覺得這個印章制作得相當逼真而已。
于是,他漫不經心地順手將那張紙收了起來,心里想著等回去之后再找個時間仔細研究一下。
可誰知,當郭館長回到博物館時,由于工作繁忙,他竟然將這件事情徹底拋到了腦后。
直到有一天,郭館長在巡查文物時,偶然間看到了一份唐朝時期的圣旨。
這份圣旨保存完好,上面還蓋著傳國玉璽的印記。
就在這時,郭館長突然想起了那張被他遺忘的紙。
出于好奇,郭館長連忙從兜里里找出那張紙,然后將它與圣旨上的印璽進行對比。
這一對比,可真是讓郭館長大吃一驚!他驚訝地發現,這張紙上的印記與圣旨上的印記簡直一模一樣,甚至連一些細微的缺口都能完美對應。
這個驚人的發現,讓郭館長意識到這張紙的印記可能是真的傳國玉璽印上去的。
郭館長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將這個情況告知了博物館的其他工作人員。
為了既能準確對比,又不損壞珍貴的文物,工作人員們迅速行動起來,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將圣旨上的印璽制作成了拓片。
拓片,顧名思義,就是用一種近乎于透明的紙,將原本物體上的印記臨摹下來。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需要極高的技巧和耐心,稍有不慎,就可能毀掉整個作品。
所以,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勝任這個工作。
當拓片完成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立刻對其進行了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