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是時令鮮果,蜜露是采集寺院周圍的百花蜜,看著挺開胃。”
計云貪涼,率先夾起一瓣枇杷送入口中,只覺得枇杷的酸甜與蜂蜜的香膩完美融合,冰涼的口感在炎炎夏日里格外舒爽。
“糟燴鮮蕈。”韓子瑜推薦道,“聽說是法王寺后山里采的,味道極為鮮美。”
陸北顧微微頷首,隨后開始品嘗。
褐色的菌菇裹著琥珀色的糟鹵,入口時先是糟味,繼而菌菇的鮮美在口中爆開,竟有幾分葷菜的滿足感。
“當真不錯。”他贊嘆了一句。
“這松仁炒荸薺也極好。”盧廣宇指著另一道菜,“荸薺脆甜,松仁香酥,火候恰到好處。”
陸北顧依言嘗了一口,果然清脆爽口,松仁的油脂香與荸薺的清甜完美融合.這里不僅炒菜的水平比其他地方強一截,他還注意到,每道菜的分量其實都不算少,顯然目的就是為了讓食客能品嘗到更多風味的同時盡量吃飽。
“咦?這茄子?里面別有洞天啊。”
計云夾起一塊醬燒茄瓤,發現看似普通的茄子內里竟填了東西。
“這是法王寺齋堂的秘制做法,茄子挖空后填入香菇末和豆腐,再用自制的醬汁燒制。”
忙著干飯的陸北顧默不作聲,夾了一大筷子醬燒茄瓤放到米飯上一起吃。
茄子入口即化,內餡鮮美多汁,醬香濃郁卻不膩口,可以說是相當下飯!
接著又把煨瓠瓜嘗了嘗,這東西不太符合陸北顧的飲食喜好,但瓠瓜在如今的大宋賣的相當的貴,開封城里甚至能賣到很離譜的天價他也不知道為什么。
品嘗完四道熱菜,陸北顧不禁贊嘆道:“法王寺僧人的廚藝當真精妙,竟能將尋常素菜做到如此層次,真是有水平!”
雖然這個時代的四川沒有現代那些經典川菜,辣椒沒有傳入中國,豆瓣醬也沒有被發明,但這些菜品的味道絲毫不比有各種調料的現代差,甚至在鮮美上猶有過之。
“是啊。”
韓三娘這時候笑吟吟地說道:“每年來合江,除了看沐佛節,也是奔著這口齋飯來的。”
而兩道涼菜更是別具一格。
梅子漬茭白酸甜開胃,茭白脆嫩,梅子的酸味被調和得恰到好處;姜醋拌藕片薄如蟬翼,藕的清香與姜醋混雜在一起,令人食欲大增。
不知不覺間,桌上的菜肴已消去大半。
陸北顧已經埋頭干了三碗飯了,最后又舀了半碗翡翠豆腐湯,但見湯色清透如碧玉,豆腐嫩若凝脂,湯底沉著幾片鮮筍與菌菇。
他低頭啜飲,豆腐細膩的口感混著山野清鮮瞬間在舌尖漫開,咽下去喉間還留著淡淡的松香。
而就在他喝湯消食的時候,卻忽然感覺周圍寂靜了下來。
這不太正常,大家交談的聲音即便都很低,但也不至于突然沒人說話。
陸北顧抬起頭來,卻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門口剛進來的一隊人身上。
為首的是一位穿著襕衫,肌肉卻將其撐得鼓脹的青年。
而在這身形壯碩的青年身后,一個人正不友善地盯著陸北顧看。
仔細一瞧,正是許久不見的何聰。
“為什么這么嫉妒地看著我?難道是因為我長得帥嗎?”摸了摸的肚子陸北顧有些疑惑。
他最近一段時間跟著李磐吃得好,有效地改善了營養狀態,整個人確實從穿越時的皮包骨變得更健康了,臉龐也從瘦削憔悴恢復到了應有的英俊。
至于何聰,說實話,陸北顧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怨氣從何而來,甚至從未把他當成過對手。
不過,目前現場的焦點顯然不在何聰身上,何聰就算是把眼珠瞪出火星子來也沒用。
“韓兄這是未戰先降了嗎?怎地找了這么一群臭魚爛蝦?”
壯碩青年顯然與韓子瑜積怨已久,開口就沒留半點面子。
“先鎮。”
韓子瑜冷冷而視,用力擱下竹箸,瓷盞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法王寺乃清凈地,莫要學那市井潑皮做派。”
坐在陸北顧旁邊的計云,低聲介紹道:“是瀘州先氏這一代的青年才俊。”
“先”這個姓,是有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