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紅杏尚書【求月票!】
他了六文銅錢,買了一小條品嘗。
跟干炸小黃魚差不多的大小,入口后,他只覺得口感酥脆,還帶著淡淡的甘甜味,應該是腌制的過程中加入了用某些提味的藥材或水果。
幾個穿著皂色公服,腰間佩刀的捕快,目光銳利地在人群中逡巡,維持著這龐大碼頭的秩序。
“兩位,前面就是進城的門了。”
船老大指著不遠處城墻下巨大的拱形門洞:“城內瓦子里熱鬧,吃食也精細,碼頭上的店雖便宜,卻嘈雜了些。若要雇船北上汴京,那邊也有大商號的船行,明日可去打聽。”
“多謝船家指點。”
崔文璟拱手道謝,隨即對陸北顧說:“賢弟,天色將晚,不如先在碼頭附近尋一干凈客棧安頓,梳洗一番,明日再入城尋訪商船行,如何此地魚羹頗為鮮美,正好嘗個新鮮。”
這計劃很穩妥,陸北顧點頭應允。
兩人來到城門,拿出公驗準備進城。
所謂“公驗”,就是大宋出門的通行證,需要向原籍官府申請,而這張紙上則會詳細地描寫出行人的姓名、外貌特征、年齡、職業、籍貫、出行時間、返回期限,以及攜帶牲畜、貨物數量等信息。
但是這東西畢竟太依賴文字描述又難以追溯查驗證偽,所以實際核查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可以說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對于真正有門路的江湖人士來講,錢找人偽造一張輕而易舉。
而一般來講,負責查驗的城門吏都不會太認真,只要信息能大概對上就行。
但今天卻有些奇怪。
小吏拿著他倆的公驗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又對著他們的臉看了看。
“不會把我們當逃犯了吧”
陸北顧被他奇怪的眼神看得有點發毛。
這時候,小吏開口道:“我看二位的公驗寫的是‘赴禮部試’,都是要進京趕考的舉人”
“正是如此。”陸北顧回答道。
“那就太好了。”
還沒等兩人反應過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小吏拉著他們說道:“今晚王知府宴請小宋學士,需得有人作陪,煩請二位隨我走一趟吧,安排在府衙里,吃住都是免費的,明早便可離開。”
——這事就離譜。
按照常理來講,江陵知府不管是宴請誰,只要說句話,本地府學的士子別說湊一兩個出來作陪,就是湊一兩百個都是輕而易舉,干嘛要找他們兩個外地士子
而且,還特意強調一下吃住免費,要真是什么好事,憑什么輪得到他們
崔文璟也覺得不對勁兒,連忙作揖問道:“在下冒昧,斗膽敢問王知府名諱”
“王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