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鞏看著陸北顧,目光中流露出欣賞。
一開始,曾鞏對陸北顧并不熟悉,只是下意識地認為,既然對方是青松社成員,而且是祖印禪師認可的,那么應該是可以成為朋友的。
而這幾日接觸下來,曾鞏發現,這位同行的年輕人在言談舉止間,經常會透出遠超年齡的沉穩,看起來是個能成事的人。
如今這番話,更能看出其人的品行志趣。
畢竟,對于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講,有這份對歷史的體悟和對功業的清醒認識,是極為難得的。
客船順流而下,速度頗快。
暮色黯淡,兩岸的山巒輪廓漸漸模糊,融入深沉的黛色之中。
他們已在艙內點亮了油燈,昏黃的光暈在艙壁上搖曳。
沉思良久的曾鞏終于開口,聲音清晰入耳:“諸君高論,令鞏心折。方才靜思,偶得幾句,雖不成篇,聊以記懷此行之思罷。”
他頓了頓,緩緩吟道:
“江流千載去何窮,赤壁烽煙燼已空。
霸業徒矜連艦策,雄圖終付一炬風。
丘林寂寂埋忠冢,舟楫悠悠送客篷。
莫問周郎遺恨路,斜陽依舊滿江紅。”
詩風一如曾鞏其人,質樸深沉。
首聯點明時空永恒與戰爭硝煙的消散,頷聯直指曹操倚仗“鐵索連舟”策略的虛妄,頸聯以眼前寂寥的烏林丘壑與舟行客旅的渺小相對照,尾聯則宕開一筆,以亙古不變的“斜陽滿江紅”收束,將個人遺恨置于天地永恒的背景之下,余韻悠長,帶著一種閱盡滄桑后的通達。
“當真是好詩!”
崔文璟率先擊節贊嘆:“這‘丘林寂寂埋忠冢,舟楫悠悠送客篷’一聯,極有前唐詩人文風,道盡古今憑吊者心境,平淡中見真味,蒼涼處顯襟懷!至于結句‘斜陽依舊滿江紅’,更是意境開闊,令人回味無窮!”
王韶也是由衷佩服。
曾鞏此詩,從出發點和內容上來講,跟呂惠卿的詩其實沒什么區別,但水平就是明顯高了一籌。
曾鞏并不追求辭藻的華麗和情感的激烈,而是以史家的冷靜眼光和文人的深沉情懷,認真雕琢字句,寫出了對興亡、對功業的獨特感悟,這境界就與呂惠卿截然不同。
陸北顧心中更是暗贊。
——不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風如其古文,洗盡鉛華,骨力遒勁。
此時,夜色完全籠罩了江面,客船仿佛航行在一片無垠的墨色之中,只有船頭破開的浪泛著點點微弱的磷光。
兩岸偶有幾點漁火,如同遙遠星辰,更襯出江流的浩渺與夜航的孤寂。
曾鞏吟完詩后,輪到陸北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