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山雨欲來風滿樓
深秋的寒意一日重似一日,東京城卻依舊人煙輻輳,生機不減。
這幾日,陸北顧幾乎在未時初刻必定準時出現在宋府門前,今天也不例外。
他裹緊衣衫,沿著熟悉的路徑,準備穿過州橋向西。
然而,當他的腳步踏上州橋時,卻被汴河兩岸的景象吸引了。
往日此時,河上應是船只熙攘,人來人往,可今日卻極為不同,不僅人少了許多,遙遙望去,河上更是一條船都沒有。
陸北顧心生好奇,沿著河岸向東走了幾步,尋了一處稍高的地方駐足望去。
只見靠近河岸的水中,數十名精壯的役夫正站在齊腰深冰冷的河水里,喊著號子,奮力夯打著深深插入河床的巨大木樁。
那些木樁皆碗口粗細,頂端削尖,被大鐵錘一下下砸入淤泥深處,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岸上,更多的役夫或扛、或抬,將一根根同樣粗壯的長木運到河邊,空氣中彌漫著新鮮木材的味道。
“這是在作甚”陸北顧忍不住向旁邊一位裹著襖、縮著脖子看熱鬧的老者問道。
老者搓著手,呵著白氣:“嘿,小哥兒是外地來的舉子吧官家新下的詔命!瞧見沒修‘束水木岸’!”
“束水木岸”陸北顧對這個名詞感到陌生。
“就是要在汴河兩邊,用這大木頭扎起兩道窄窄的堤岸來,把河道給擠瘦嘍!”
老者比劃著解釋:“聽工頭說,這是為了清理淤泥。河道窄了,水流就急了,就能把河底的淤泥沖走,省得年年清淤,勞民傷財!官家派了個姓史的入內供奉官做都大提舉,專門管這事兒,說是從咱東京一直到泗州,都要修呢!”
順著老者努嘴的方向,陸北顧看到不遠處河堤上,立著幾個身著公服的人。
為首一人約莫四十許,面白無須,身著圓領窄袖公服,頭戴交腳幞頭,正監視著河中的施工。
他身旁跟著幾名小吏和工頭模樣的人,正指著河面低聲商議著什么。
這想必就是老者口中的“史供奉”了。
“這位辦事可利索著呢,雷厲風行!這才幾天功夫,木頭、人夫都調集齊了,說干就干!就是苦了這些下水的,這天寒地凍的。”
陸北顧的目光再次投向河中,他心想道:“看來跟束水攻沙的原理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六塔河那邊怎么樣了希望以后能改變三易回河的慘劇,這種人禍發生了第一次就算了,可不要再發生第二次、第三次了。”
穿過這位禁中宦官監工的施工現場,陸北顧繼續向城里走去。
未時初刻,陸北顧如常踏入宋府。
庭院中靜悄悄的,只有幾片枯葉在寒風中打著旋兒。
管事將他引至臨池書房外,低聲道:“阿郎外出未歸,臨行前吩咐,若小郎君來了,可在書房溫書等候。”
宋庠因為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好,所以除了參加朝會,是不怎么出門的,今日下午出門,倒是讓他感覺頗為意外。
“多謝告知。”
陸北顧拱手謝過,推門進入熟悉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