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官家
翌日,禁中,垂拱殿。
雖然景佑二年正月癸丑建了邇英閣丶延羲閣用于經筵,但現在官家畢竟身體不適,入夏以來也就一直都在離寢宮最近的垂拱殿舉行了。
秋日的暖陽透過高大的窗欞,在光潔的金磚地上投下長長的光影,檀香在鎏金獸爐中靜靜燃燒,氤氳出寧神的淡淡香氣。
翰林侍講學士楊安國身著紫袍,手持一卷《尚書》,正襟危坐于御座下方的小墩上,聲音沉穩丶字句清晰地講解著《洪范》篇中“皇極”的要義,引經據典,一絲不茍,卻也不帶絲毫個人見解,如同在誦讀一篇早已爛熟于心的注疏。
御座之上,身著深緋色衣袍的官家趙禎,微微闔著眼。
他面容清癯,臉頰上沒掛多少肉,顴骨因此顯得有些突出,神情中帶著常年被國事和疾病所困擾導致的倦色。
楊安國那四平八穩丶毫無波瀾的講解,如同溫吞的白水,雖無害,卻也實在提不起他多少興致。
“.是故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
楊安國的聲音還在殿中回蕩。
“楊卿。”趙禎忽然開口,聲音溫和,“昨日國子監與太學那場比試,結果如何了?怎麼沒聽你提及?”
楊安國心中一喜,就等官家您問呢!
他放下書卷,恭謹地起身,對著御座深深一揖,臉上瞬間堆滿了恰到好處的,帶著幾分激動與感慨的神情:“啟稟官家,臣正要向官家稟報此事!昨日比試,我國子監僥幸勝了!”
“哦?勝了?”
這個結果挺讓人意外的。
趙禎原本有些渙散的目光陡然凝聚,身體微微前傾,顯露出興趣:“太學都派了誰?”
“胡瑗門下風頭最勁的劉幾。”
楊安國語氣中的興奮再也掩飾不住,他不顧禮儀,聲音都拔高了幾分:“那劉幾恃才傲物,目無馀子,其文風更是險怪奇崛,堆砌生僻,實非正道!然我國子監雖式微,天幸仍有真才未絕!”
對于楊安國一有機會就逮住太學說壞話,趙禎早就習慣了,也并未制止。
而楊安國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積壓多年的悶氣一吐而出,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
“比試三場,帖經平手,墨義太學稍勝一籌,然時務策我國子監扳回一城!最后加試史論《仲達論》一題,定鼎乾坤!”
說到此處,他更是眉飛色舞:“那劉幾所作,雖辭藻華麗,典故繁復,然立意仍拘泥于忠奸之辨,格局有限,而我廣文館生陸北顧所作.”
楊安國頓了頓,他從袖中鄭重地取出一份謄抄得工工整整的文稿,雙手高舉過頂。
“臣斗膽,將此《仲達論》原稿謄本,呈獻官家御覽!此文實乃臣生平僅見之奇文!其史識之宏闊,立意之高遠,針砭之犀利,直指治國根本,發人深省!非但力壓劉幾,更勝臣等皓首窮經之輩多矣!官家一觀,便知臣絕非虛言!”
這話說的分量很重,顯然,楊安國有信心極了,甚至有信心到拿自己來做墊子去抬這篇文章的作者。
侍立一旁的內侍省右班副都知鄧宣言則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過那份還帶著墨香的文稿,躬身呈至御案之上。
鄧宣言是趙禎最信任的幾位宦官之一,去年還是內藏庫使丶內侍押班,今年剛剛升任內侍省右班副都知,算是禁中僅次于任守忠的大宦官了。
鄧宣言恭謹地把文稿放到御案上,趙禎的目光落在上面,他并未立刻拿起,只是靜靜地看著《仲達論》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