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如果是為了私利,那包拯可就不客氣了,王安石的面子也不好使,直接把人給轟出去。
“學生與關中張載、錢塘沈括,欲于元宵佳節,在城內燃放一個特制的大號孔明燈,以應佳節,亦為助興。”
陸北顧斟酌著措辭,刻意將難以理解的“熱氣球”說成更易理解的“大號孔明燈”。
“此物以繩索牽引,確保穩妥,絕無飛逸引燃它物之虞,不知可否請開封府衙批一個燃放的位置?”
“大號孔明燈?”
包拯眉頭微挑,似乎覺得有些新奇,但并未深究。
——只是大號孔明燈而已。
正月十五元宵燈會,本就是官民同樂,燃放燈球、煙火是常事。
他此刻心思大半還在吏治改革上,加之對陸北顧印象頗佳,覺得這年輕人穩重有識,所求不過是孩童嬉戲之物放大些罷了,又言明拴繩穩妥,便未多想。
“既是佳節助興,又有繩索牽引,無妨。”
包拯放下茶盞,直接對侍立在旁的書吏吩咐道:“記下,正月十五,于靠近宣德樓鰲山燈會的金水河畔,批一處位置予他們,著開封縣尉派衙役留意,確保安全即可。”
書吏連忙應聲:“是,府尊。”
隨后,書吏直接在案幾上拿紙寫了一份批條,包拯也簽了名字。
王安石在一旁聽著,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自然知道張載最近跟明教大師鬧得士林間沸沸揚揚的那場爭論,也聽說了陸北顧此前聚會在清風樓提出的“矛盾”之說,所以心里有些猜度。
不過,他見包拯已爽快應允,便也按下心中疑問,沒有多言。
“多謝府尊成全!”
陸北顧心中一塊大石落地,連忙再次致謝。
他沒想到事情如此順利,包拯不僅給批了位置,還是靠近鰲山燈會核心區的金水河畔,這簡直是意外之喜!
元宵之夜,萬眾矚目之下,那將是“氣之實在”最震撼人心的證明舞臺!
包拯揮揮手,示意無妨:“小事而已,若無他事,你且去吧,用心備考。”
“學生謹記府尊教誨!”陸北顧恭敬告退。
曾鞏也向包拯、王安石行禮后,與陸北顧一同退出二堂。
走出開封府衙那厚重的朱漆大門,凜冽的寒風再次撲面而來,但陸北顧心中卻是一片火熱。
關于吏治改革的種子,他已在王安石這位改革家的心中種下。
而元宵之夜,那象征格物實證精神的熱氣球,也將在這開封城的璀璨燈火中,第一次嘗試掙脫大地的束縛,向世人昭示“物質”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