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四川四路拆開,以單個路來論進士人數,那更是只能給福建路湊個零頭。
而進士人數,無疑是最能反映文教水平的指標。
所以說,林希那句話,在客觀上其實沒毛病,只是主觀上,很難讓蜀人接受.誰出門在外能接受讓人說自己家鄉不行啊?
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肯定是忍不了的,所以才有了這番較量。
但更讓陸北顧意外的是,蜀地舉子們看到他的身影,卻都如同看到了主心骨一般。
“是瀘州陸北顧!”
“聽說他前些時日曾代表國子監與太學劉幾較量,正面勝之!”
蜀地舉子們紛紛圍攏過來,行禮問候,眼中充滿希冀。
陸北顧一一還禮,神色開始變得有些凝重了。
因為他能很清晰地感受到那些希冀目光里的重量,那是蜀地舉子們對“文教尊嚴”的寄托!
作為蜀人,他在這場較量里,必須傾盡全力。
否則的話,陸北顧過不去自己心里這一關。
又過了片刻,今日出戰的三名福建籍舉子終于現身。
為首一人大約三十歲左右,面容清癯,行走間步伐沉穩,自有一股淵渟岳峙的氣度。
此人正是章衡,甫一出現,便引得福建士子一陣低聲議論。
緊隨其后的是年輕的章惇,看樣貌估計連二十歲都不到,顧盼之際精光閃爍,整個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
最后一人,約二十五六歲,他便是此次爭執的始作俑者,狀元熱門之一的福清林希。
他步履輕松,一路走過來,與相熟的福建士子含笑點頭,那份自信就仿佛勝券在握一般。
來到臨水閣樓,雙方站定。
“這位想必便是近來聲名鵲起的瀘州陸北顧了?”
林希拱手道,他的話隱含著一絲挑釁的意味。
陸北顧平靜回視,拱手道:“不敢當,正是陸某。”
“久聞才名,閣下有《仲達論》驚動東京力壓劉幾,實乃蜀中翹楚,今日能與閣下同場較量,實乃快事!”
林希話鋒一轉,語氣陡然變得銳利:“只是不知,蜀地文教之底蘊,是否盡托于陸兄一人之身?”
此言一出,蜀地舉子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不滿的議論聲。
這話分明是在說蜀地除了陸北顧,其余皆不足道,更是將陸北顧推到了風口浪尖。
蘇轍眉頭緊皺,蘇軾眼中怒意一閃,正要開口,卻被陸北顧抬手輕輕攔住。
陸北顧臉上依舊掛著那副溫和的笑意,迎著林希逼人的目光,朗聲說道。
“蜀地文風,源遠流長,司馬相如、揚雄、陳子昂,皆其苗裔。陸某后學末進,螢火之光,焉敢與皓月爭輝?況且今日之比,非為陸某一人,乃為蜀中同道,與諸位切磋學問耳!至于底蘊幾何,稍后觀文便知,何必急于一時口舌之快?”
陸北顧針鋒相對的這番話很漂亮,既抬高了蜀地文脈傳承,又巧妙地將林希的鋒芒引開,同時綿里藏針地暗諷了對方言語輕浮。
而蜀地舉子們聽聞此言,也是頓時士氣一振。
林希的面色有些不虞,他正想說些什么,好反唇相譏。
不過對面年齡最大的章衡,此時不愿意繼續口舌之爭,他伸手拉住了林希,只說道。
“好口才!不過,言語無益,稍后筆下見真章吧!”
林希深深看了陸北顧一眼,轉身回到己方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