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堂內,陷入了比之前張載沉默時更令人窒息的死寂。
契嵩禪師緩緩閉上了眼睛,仿佛要隔絕外界的一切喧囂。
他臉上的肌肉似乎微微抽動了一下,那是內心巨大波瀾的外在顯現。
時間,在令人心焦的沉默中,一點點流逝。
終于,他長長地、幾乎微不可聞地嘆息了一聲,那嘆息中蘊含著很復雜的意味。
“施主之言,機鋒峻烈,直指空性本身.老衲可否一問,施主心中,莫非有‘格’此‘空性’之法若依儒門格物之說,此‘空性亦是心識所生之相’當作何觀何以致知”
契嵩的聲音依舊平穩,卻將難題輕輕推回。
既然你質疑超驗的空性,那你可有實證的方法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
契嵩依舊回避了自證難題,而是讓陸北顧去證明。
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從來沒有人能夠對此證明。
堂內頓時又靜了下來,所有目光再次聚焦陸北顧。
卻見陸北顧不慌不忙,甚至嘴角泛起一絲笑意,仿佛早已料到有此一問。
“禪師此問,正合我意。我近日于格物途中,偶得一小術,或可窺見一二玄機,或許心物相涉之理,可證‘空性亦是心識所生之相’。”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不知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陸北顧隨即轉向沈括:“存中兄,可否借你隨身攜帶的銅匣一用”
沈括笑了笑,立刻從懷中取出一個巴掌大小、頗為精巧的黃銅扁匣,而除此之外,這兩天陸北顧還讓他準備了不少東西,他此時都帶在身上以備使用。
陸北顧接過黃銅扁匣,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中,從容走到堂側一張空置的經案前。
他請一位小沙彌取來一盞明亮的油燈,又尋來一塊硬紙板。
陸北顧隨后又讓小沙彌隨便在旁觀者那里借個發簪,然后在紙板上刺出兩道極細的平行縫隙。
整個過程,都未經過陸北顧的手。
隨后陸北顧將銅匣打開,內里竟是一組巧妙的小透鏡組。
他將水晶薄片透鏡組合,再將那帶有雙縫的紙板置于燈前,調整角度,讓光線透過雙縫,再經透鏡,最終投射在對面潔白的墻壁上。
一番操作,雖略顯繁瑣,卻條理分明。
堂內鴉雀無聲,眾人皆屏息看著這前所未見的“格物”演示,不知此舉意欲何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