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彥笑著說道:“實不相瞞,曹某此番前來,是想請先生前往兗州,助我兄長一臂之力。如今兗州百廢待興,正需先生這般大才之人。”
諸葛玄聞言,眉頭微蹙:“曹公子好意,老夫心領了。只是老夫近日剛收到袁公路邀請,舉薦老夫為豫章太守,老夫實在不好拒絕啊。”
曹彥卻看出,諸葛玄到現在還沒離開,說明心中還在猶豫。
諸葛玄這種出身士族門閥的人,心中對曹操這個出身宦官之家的“暴發戶”,多少有些看不上。
曹彥也不著急,微笑著說道:“先生,晚生對袁術和我兄長,都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不知先生可愿一聽?”
諸葛玄好奇道:“哦?曹公子但說無妨。”
曹彥神色一正,說道:“袁術出身名門,‘四世三公’,看似風光無限。
然此人志大才疏,外強中干,不足為恃。”
諸葛玄手中茶盞一頓,苦笑道:“公子何出此言?袁公路門客遍天下.”
“袁術雖貴為嫡子,卻無治國之才。”曹彥侃侃而談,“他在南陽橫征暴斂,致使百姓流離。如今搶奪淮南,他只會變本加厲,魚肉百姓!他這般肆意妄為,實乃自毀根基,早晚必敗。”
“這“諸葛玄放下茶盞,若有所思,他對袁術的所作所為也早有耳聞。
“反觀我兄長,“曹彥接著說道:“雖出身不及袁術那般顯貴,但有雄才大略,心懷天下。
先生飽讀詩書,當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大兄在兗州推行新政,使兗州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依、幼有所教。
縱是名士邊讓、王謙等名士,亦逐漸接納并支持我等新政。
如今這亂世,正是需要我兄長這般能安邦定國之人。
先生若前往兗州,必能大展宏圖,成就一番偉業。”
諸葛玄聽了曹彥的話,陷入了沉思。
他當年在洛陽為官時,除了結識袁術,也與劉表有過往來。
劉表乃漢室宗親,又是“八俊”之一,在荊州頗有名望。
諸葛玄心里最真實的想法,還是想南下去投靠荊州劉表的。
曹操新得兗州,又以五萬大軍擊敗袁術二十萬大軍,威名正盛。
而劉表與曹操又是盟友,劉表會為了他得罪了曹操嗎?
曹彥見諸葛玄不說話,又說道:“先生,如今這天下大亂,群雄并起。
若想保得家族平安,成就一番事業,須得選對明主。
我大兄敢于推行新政,重用寒門人士,實乃革新除弊!
先生若此時相助,日后必能青史留名。”
“這……”諸葛玄有些意動了,畢竟哪個文人不想青史留名?
見諸葛玄有些心動,曹彥趁熱打鐵道:“先生若去投靠劉荊州,不過也就做個幕賓。但若去兗州,至少也是一郡之首。“
雖然袁術也是舉薦諸葛玄為一郡太守,可豫章郡哪里比得上中原繁華?
諸葛玄閉目沉思,曹彥則端起茶盞,靜候下文。
正廳門口,諸葛亮與諸葛均偷偷伸著腦袋在門外偷看。
思索良久,諸葛玄終于開口道:“公子所言極是,只是老夫若離家,家中便無人照料……”
曹彥一聽,心中大喜,連忙說道:“某此次來陽都,正為護送族中老幼西遷兗州。先生但將家小交與某,必保周全!”
“啊!”諸葛玄沒想到這都能撞上。
看來這就是天意啊!
于是,諸葛玄起身拱手道:“如此,老夫便卻之不恭了!”
“先生應允,實乃我大兄之幸、兗州之幸!”曹彥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喜悅。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