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張程都在布列顛這個國家,完成無憂集團的海外布局。
這段時間,他收購了三家布列顛的老牌娛樂公司。
這三家公司分別涵蓋了音樂、影視劇和電視節目三個方面。
張程把這三家公司整合,成為了一家全領域覆蓋的娛樂公司,名為無憂傳媒(海外)。
接下來,無憂集團的藝人和內容,都會通過無憂傳媒(海外)來對外推廣。
當然,現階段來說,有文化隔閡在,這些老外很難接受國內的娛樂內容。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布列顛乃至整個歐洲的娛樂市場,都對張程收購三家公司的行為并不是很關注。
在這些娛樂行業的高層看來,張程就像是一個玩票的富二代。
啥也不懂,以為收購了幾家公司,就能夠進軍海外的娛樂市場了。
事實上,僅僅是一個文化的隔閡,就能讓這三家公司夭折。
所以說,雖然無憂傳媒(海外)這家公司成立的省時并不小,但是,卻并沒有引起土著的重視。
反而這個消息傳到國內,引起了一些討論。
這年頭,正是華國發展迅速的時候,民族自信心也是日漸高漲。
對于能去海外賺錢的公司,國內的網民是非常支持的。
于是,無憂集團的名氣更大了,網友們自發的開始支持無憂集團旗下的藝人和產品。
于是,無憂集團的藝人更火了,生產的產品,也更加受到認可了。
甚至,現在都有人稱無憂集團為國貨之光了。
言歸正傳……
除了收購這三家公司之外,張程也成立了經紀公司,簽約了一些本地新人。
同時,也挖了一些知名的藝人。
這些藝人之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張程憑借著探查之眼,可是給無憂傳媒(海外)找了不少好苗子。
當然,這些藝人之中,美女是占大多數的。
全都是八十五分以上的藝人。
國外的風氣,比國內開放多了。
尤其是娛樂圈。
在國內,那些簽約的藝人,心里還會糾結一番。
而這些布列顛的藝人,那可是毫無顧忌。
簽約的時候,張程只要從哪些藝人眼前過一下,口袋里立馬就能多出不少小紙條。
以他的反應力,都不知道她們是什么時候放進去了……
以張程不主動也不拒絕的原則,這段時間,他自然是享用幾頓高質量西餐。
只不過,這些西餐有點太隨便了,等他享用的時候,前面已經太多食客品嘗過了,所以不太新鮮。
張程也只是嘗嘗味道,并沒有收入私房菜單的意思,所以大多都是給點錢,或給點資源打發了她們。
時間就這么一天天過去,除了將三家本地的娛樂公司合并為無憂傳媒(海外)之外,佐恩基金這邊,張程也是著手,好好整頓了一番。
之前的佐恩基金,因為佐恩家族疏于管理,整個集團基本上被一群蛀蟲把持了。
佐恩家族收不到多少錢,底下的員工工資年年變少,集團投資的新項目,以失敗居多,老項目只是被這些蛀蟲把持著,一分錢也不肯吐出來。
所以,佐恩基金才要到了幾乎要暴雷的地步。
而如今,張程直接大刀闊斧的開始整頓。
那些尸位素餐的高層,要么被辭退,不愿意被辭退的,直接被人道毀滅。
然后張程大肆招募歐洲的各大高校高材生,還有國內的人才,他用高薪請這些人加入佐恩基金。